1月25日,市场全天延续反弹,沪指领涨。截至收盘,沪指涨3.03%,深成指涨2%,创业板指涨1.45%。
中字头个股集体爆发,中国石油自2015年7月以来首次涨停,中国联通、中国交建、中铁装配等超20股涨停。
板块方面,中字头、上海国资、房地产、数据要素等板块涨幅居前,送转填权等少数板块下跌。
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上涨,超百股涨停或涨超10%。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915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46亿。
北向资金净买入62.9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8.34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4.6亿元。
不知不觉,大盘已走出三连阳,今天还是单边上行的放量大阳。
想必笑容又回到了不少股民脸上,你今天大赚了吗?
本周二触底反弹后,我们在推送中乐观地认为,市场可能走出一段与2022年4月27日后相似的行情。目前来看,日K“复刻”进度大致来到了第三根。
回顾历史上每段主升行情,我们可以说回调都是“倒车接人”。
但问题在于,身处当下谁都不能断定:今天跌了明天就会反弹吗?今天涨了明天又会不会回调?
很多人都被最近市场吓到了——最典型的,上周四金针探底后,多少人认为“稳了”,却在本周一吃个大亏?然而,周二抄底的人,却能连赢三天。
次次都猜对,那是神棍,不必强求。
我们的建议是,多看节奏,少看涨跌:
1.多选概率更大的一边。比如,近期市场底部特征明显,那么选择在下跌时出手博反抽/反弹,胜率高过盘中上头追高。
2.后续走势一旦和预想不符,及时纠错。周二抄底的投资者,未来几天的策略,可能就只需考虑“何时兑现”;而“纠错”的担忧,实际上留给了这几天将信将疑,不敢出手的朋友。
今天玄学的东西讲得比较多,主要是盘面过于“简单”,几个词就可以概括——
普涨、中字头、涨停潮
说实话,不止中国联通,连中石油都“铁树开花”地涨停了,难道不值得引起重视?
消息面相当明牌,就是昨天的几个大消息提振了市场信心。
央行降准+“局部降息”是明牌大利好,中信建投认为:
本次降准时点和幅度略超市场预期,料资金面和短端利率将有所下行,但长端债市博弈“双降”已久,不排除利好出尽可能;而股市方面,系列利好政策叠加降准,对于股市企稳亦有帮助。展望2024年货币政策,料本次降准降息仅是逆周期调节的第一步,后续料MLF利率、存款利率等也将逐步下调。
本次降准亦有回应股票市场等金融风险的意味。近期,股票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撤,市场信心较弱且增量资金较少。在此背景下,国常会提出“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此次降准,亦有释放流动性和提振市场信心之意。
而今天A股梦回2023年上半年的“中特估”行情,主要因为两件事——
一是,1月24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二是,1月23日证监会再提“中特估”。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把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稳市场、稳信心。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构建中国特色上市公司估值体系。深化投资端改革,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不断增强股市内在稳定性。积极培育健康的资本市场文化。
此外还有一个隐含背景,就是今年以来高股息策略很强,强到引起了机构与游资散户的共同关注。不少“中字头”股票的股息率本身就不低,叠加了这一标签。
股价大涨之下再看这些利好,是不是感觉逻辑都很踏实,再不入场就要错过了?
以同花顺“中字头股票”板块为例,本月月K最低触及2022年11月底的启动位置,但已基本收复失地,来到了2023年2月的“山腰”。
受市场持续调整影响,A股近期破净股数量大幅增长。
据媒体梳理,截至昨天(1月24日)数据,除ST股外,目前A股中共有473只个股市净率不足1倍,占A股总数的比例达8.8%,为近年来的历史高位水平。从企业性质上看,在这些破净股中,央、国企股的占比明显较高,分别近17%、43%,其合计占比接近6成。
去年“中特估”连着涨了整个上半年,如果你认为今年市场对中字头的重视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后续月K又值得参考了。
但也别急着上头,这里还是要注意短线回撤的风险。
2022年11月是板块在整段行情里涨幅最大的一个月,而本月从低点来看,也完成了差不多的涨幅,所以需要注意两点:
1.大涨次月,板块出现明显回调;
2.月内板块也不是顺风顺水,而是上涨→蓄力→上涨。
此外,在去年上半年的“中特估”行情演绎中,也有内部板块的轮动切换,比如中船系和央企国企改革两个分支,启动的时点是不同的。
而由于权重股对流动性的需求较大,连续大涨的概率相应较小,所以板块内(或有相关概念的)小盘股通常也更具弹性。
若历史“重现”,显然这些细节都应注意。
最后,如果你对自己选股和节奏把握能力不太自信,也有个办法——选央企主题基金,或者央企相关主题ETF。
这里替大家梳理了市场上(部分)名字一看就沾边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