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亿大红包!上市银行开启分红盛宴,兴业股息率超7%

以派息日来计,截至7月14日,六大行中已有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三家派发2022年度现金红利,合计派息金额超1500亿元;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则计划于7月17日、18日派息。

时代财经根据目前已披露的公告梳理,A股上市银行合计派息将超过5800亿元。其中六大国有行派息总额将达到约4047.61亿元,大幅高于上年,“宇宙行”工商银行分红1081.69亿元,在六大行中居于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银茅”招商银行以438.32亿元的派息总额“力压”邮储银行(255.74亿元)、交通银行(277亿元)。

放眼整个A股市场,银行股作为分红“大户”一直以来都被不少投资者所青睐。“不要嘲笑买银行股吃分红的人,他们可能已经初步实现财务自由。”近日,不少持有银行股的股民晒出自己的分红账单,直言“分红了就是幸福”。

今年以来,在“中特估”概念加持之下,银行股整体涨跌参半、分化明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收盘,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有24家实现上涨,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重庆银行涨幅位居前,年内涨幅均超20%。

谈到银行股整体估值问题时,7月12日,开源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刘呈祥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在今年‘中特估’行情的助推下,银行股整体估值有所上升,但整体仍处于行业低位。各类银行估值较为分化,国有行PB略高于历史平均,但优质股份行、城农商行PB多处于历史低位。”

两家银行未分红

具体到分红金额,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已发布公告),共有9家银行分红规模达百亿以上,国有行和股份行颇为“财大气粗”。

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共5家银行派息均超400亿,分别为1081.69亿元、972.54亿元、777.66亿元、682.98亿元、438.32亿元;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分红在百亿以上,分别约为277亿元、255.74亿元、246.80亿元、161.1亿元及112.26亿元。

5800亿大红包!上市银行开启分红盛宴,兴业股息率超7%

城商行方面,江苏银行、北京银行等派息额度较大,分别达76.15亿元、65.54亿元。

小规模银行来看,瑞丰银行派息为2.26亿元;青农商行则公告,2022年度拟不进行现金分红;郑州银行2022年同样不进行现金分红,但拟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1股)。郑州银行在2020年、2021年年报中提到,当年均不进行现金分红。

郑州银行历年分红明细。图片来源:Wind

截至今年3月末,青农商行A股股东户数为9.63万户,郑州银行股东户数为10.1万户。

对于不同银行的分红方案,刘呈祥对时代财经表示,“盈利、拨备、资本情况均会影响银行的分红能力和意愿。盈利能力越强、资产质量优异且拨备充足、资本充足的银行倾向于保持高分红,反之则可能降低分红比例或不分红。”

以上述两家不分红的两家银行为例,青农商行、郑州银行去年净利润降幅均超20%。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青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99.44亿,同比下降3.43%;归母净利润为23.17亿元,同比下降24.41%。郑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1.01亿元,同比微增2.03%;归母净利润24.22亿元,同比下降24.92%。

不良贷款方面,上述两家银行同样存在隐忧。2022年全年、今年一季度,青农商行的不良率分别为2.19%、2.09%,郑州银行的不良率分别达1.88%、1.88%。

7月14日,时代财经就分红、经营业绩等问题分别致电郑州银行、青农商行,前者电话无人接听,后者截至发稿尚未回复采访函。

以现金分红比例来看,兰州银行、浙商银行、招商银行位居上市银行前三位,分别高达39.42%、32.80%、31.76%,六大国有行均超30%;贵阳银行、瑞丰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及浦发银行的分红比例较低,均不到20%。

10余家银行股息率超5%

作为衡量投资回报的一项重要指标,银行股的股息率高低也备受投资者关注。

Wind数据显示,从近12个月的股息率来看,共有约18家银行股息率在5%以上,其中兴业银行、渝农商行股息率分别达到7.58%、7.36%;共8家银行股息率低于3%,其中宁波银行最低,为1.96%。

时代财经制表。数据来源:Wind,截至7月14日上午

“一般来说,持续稳定高分红的公司盈利能力较为稳定,较易受资金的青睐,可为长期投资者提供稳定现金流”,刘呈祥向时代财经分析称,“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股息率常年稳定的银行,通常业绩较为稳定,战略持续性较强,具备‘类债性’特征,适合长期持有。”

不过股息率并非越高越好。刘呈祥表示,由于派息的同时需除权除息,股价可能将有所下挫,若股价无法回到除息前水平,投资者可能被“套牢”,损失获得资本利得的机会。

需要关注的是,高股息也可能降低企业内源性融资的能力。“若银行资本充足水平较低,后续可能通过配股、定增等方式进行融资,投资者将面临一定的股权稀释风险。”刘呈祥说。

近期,高盛对国内部分股份行和大行评级下调引起广泛关注。该机构分析称,由于盈利增长疲软,以及需要维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银行股息支付目标可能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可能会考虑放弃股息。

以今年一季度数据来看,我国部分大行的业绩增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其中,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工商银行则成为国有大行中唯一营收下降的大行。

不过在刘呈祥看来,下一阶段银行盈利的拐点将至。“由于信贷投放在2023年上半年前置发力,因此我们预计下半年信贷节奏有所放缓,息差降幅有望收窄。”

其认为,目前中资银行资本较为充足,信贷投放节奏的减缓将降低银行的资本消耗压力。“我国银行能够实现盈利增长、拨备计提、资本补充三者之间的有效平衡。”刘呈祥说。

(注:文内所有数据均来自Wind。)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