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海楠
近日,“全球半导体行业触底反弹”消息引起关注,与此相伴的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表现出行业复苏强劲势头,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开始迈入“复苏阵营”。
Wind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申万)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中,除尚未披露业绩的中芯国际、华虹公司外,共计49家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或者降幅收窄,在统计总数中占比超三成;而这一指标在第二季度为38家,显示复苏公司进一步扩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也有所提升。
有分析指出,资本开支逐步提速,国产化率加速推进,政策支持预期加强,对半导体行业持续向好预期不改。
半导体,是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产业主要由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器件和传感器四大类构成,被视为现代信息产业的“心脏”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速最快、市场需求最大、国际贸易最活跃的地区,对全球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前三季度,行业“触底”回升迹象在部分数据中已可见一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集成电路产量同比下降2.5%,但9月当月出现了大幅度增长。9月份实现同比增长13.9%;与此同时,海关出口数据也显示了我国消费电子产业进出口的复苏势头。统计显示,集成电路进出口在8月份和9月份连续环比回升,其中,9月手机、电脑出口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行业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市场对相关联产品需求的增加,真正的推动力是正处在风口之上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相关应用加速市场化。”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祚翔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比如各大语言模型的商业化应用,正从软硬件上对关联行业形成带动。
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更迭速度远超常规理解,由此迸发出的行业助推力也与日俱增。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在技术和应用上快速迭代,正在成为推动半导体行业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一过程中,包括算力芯片、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作用至关重要,表现出对相关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以服务器为例,大模型应用正在带动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预计,2023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48亿美元,同比增长27%。2023年上半年,中国该市场规模为31亿美元,同比增长54%,到2027年有望进一步增长至164亿美元。
可以预见,这势必给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也让加速补足技术缺失和赶超先进技术应用的任务越发时不我待,更是我国补足和完善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产业链的必由之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芯片研发和高新技术应用的投入,都需要更加注重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政府之间的联动效应。他认为,政策层面要鼓励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甚至更多延伸领域提升国产化水平,目的就是要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强化信息和产业安全发展。“未来,要更具针对性地完善科技信息产品产业链,并强化政策支持,实现强链、补链,提升竞争力。”汪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