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算式解析广东经济“含绿量”:13万亿GDP背后跃动“绿色因子”|广东向“新”力③

编者按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承压,国内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广东地处“两个前沿”,发展早、规模大,感知最早也最先受到冲击。2023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从不断优化的经济结构,到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已然传递出广东经济强大的活力、韧劲和潜力,经济第一大省的新质生产力正加快涵养和壮大。为解析高质量发展广东路径,南方财经推出《广东向“新”力》系列报道。本篇是第三篇稿件。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喻淑琴   广州报道

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正谋划新一轮转型。

1月23日,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广东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GDP的省份,经济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在这份报告中,“绿”字出现了22次,生态、制造、能源、消费、金融等重点工作之前均不同程度冠上了“绿色”定语。

自1985年提出“5年消灭荒山,10年绿化广东”以来,广东全省森林覆盖率已从约20%提升至超50%,成为全国最“绿”省份之一。在工业领域,截至2023年6月,广东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04家、绿色工业园区1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9家,绿色制造名单总数居全国之首。

落笔于青山绿水之间,这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两山论”在南粤大地的生动实践。广东何以成为全国最“绿”却最“吸金”的省份?在新时代背景下,“绿美广东”如何与新质生产力充分耦合?

从林地、海边,到工厂、园区,近1年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沿着广东绿色发展脉络走访了多地。可以直观看到的是,在企业内驱力和政策外驱力双重带动下,广东经济结构中的“绿色因子”持续提高,从“加减乘除”四个维度重构制造业大省的绿色发展模式: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梯度推进碳“减”排、点绿成金释放“乘数效应”,再通过建立循环经济消“除”资源利用的低效。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对新的一年作出了详细部署,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定制生产、柔性供应等新模式,不断提高广东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随着广东逐步架构起颇具地区特色且融合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经济学”,打造广东向“新”力的新征程已然开启。

“加”成全国最“绿”省份

今年春季植树造林开工在即。1月16日,在清远英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基地,工人们正忙着对各类苗木进行拔草、浇水等作业,为春季造林做好苗木准备工作。2024年,广东省春季造林苗木生产储备近1.8亿株,能充分保障全年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苗木需求。

通过“六大行动”,广东加快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广东省林业局透露,截至2023年12月,广东全省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3.65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5.57万亩,退化林修复91.07万亩,封山育林51.41万亩。目前,广东森林覆盖率约达53.03%,森林蓄积量、自然保护地数量等关键生态指标居全国前列。

“森林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种绿色基础设施,具有普惠性,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生态支撑,也是碳中和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阮琳表示。

此外,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如何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将更多绿意植入城中,成为广东当下及未来加速“绿化”的关键词之一。

广东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就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未来广东全力推进植绿扩绿增绿,要与“百千万工程”相结合,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绿化工作结合起来,一手抓山上造林,一手抓城乡绿化,同时统筹推进“两园两中心”国字号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全域绿美新格局。

其中,“山上造林方面要完成林分优化提升、森林抚育等年度任务。城乡绿化方面重点关注高速公路两侧、国道省道县道两侧、江河两岸、广场、街道、学校、村头村尾、山边水边等群众常来常往的地方。”陈俊光说。

梯度推进碳“减”排之路

在阳江海陵岛岸边向深海远眺,一条红色光带若隐若现,这是由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航空障碍灯组成的一片“海市蜃楼”。随着近年一批海上风电项目加速落地,这样的场景在广东全长4114.3千米的大陆海岸线上已屡见不鲜。

在这大规模扩建的海上风电场背后,暗藏着广东这座能源消费大省的减碳之路。

自2018年《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年-2030年)》获批以来,广东海上风电产业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从阳江沙扒湾到汕头南澳岛,“蓝色风带”逐步向广东海岸线及深远海推进。

2024年初,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公布,广东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已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每年可发电约3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约8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314万吨。

除风电外,广东太阳能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内光伏新增并网容量也达到597.3万千瓦,其中工商业分布式新增装机规模位列全国第四。

“能源结构的调整对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而广东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的突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绍晴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未来广东可从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两个维度着手进一步加速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包括出台更多激励政策,同时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行业整体效率。

除了在宏观层面推进能源结构整体转型,广东各地也在加速探索碳中和之路。在广州,加快建设绿色要素市场交易体系,无疑是其撬动产业碳减排动力的亮点举措之一。深圳则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联动数字能源等大型企业,在全城启动打造56个近零碳排放区试点。

“不同类型城市在碳中和路径选择上应着重关注差异化政策和激励机制,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的碳减排目标和政策,提供定制化的支持和激励措施。”陈绍晴建议,未来对于广深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可重点推动高新技术和绿色金融等产业的发展,利用其在科技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对资源型或工业型城市,可聚焦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产业链的绿色低碳水平。

点绿成金释放“乘数效应”

韶关市翁源县拥有超万亩阔叶林,这是广东林业生态县的发展底色。2021年,龙仙镇青云村一片总面积达3.4万亩的林地,通过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卖出了228.43万元的碳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点“绿”成金。

翁源县龙仙镇青云村党总支书记李灵杰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该片林地2015年-2018年累计4年的碳汇量达60898吨,每吨成交价为37.51元,“碳汇交易的收益直接发放至村集体及19个村小组账户,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们植绿护绿的积极性”。

碳汇交易的成功落地,得益于广东在交易机制上的创新突破。近年来,广东通过陆续出台《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广东林业碳汇项目管理和交易实施办法》等多项政策,先是将林业碳汇纳入全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而后逐步建立起广东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并优化整合林业碳普惠方法学,实现了政策、机制突破。

截至2023年11月19日,广东碳市场已累计备案签发188个碳普惠项目,其中林业碳普惠项目135个,通过“卖空气”为落后地区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约2500万元。在推动碳普惠制度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截至2023年12月10日,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2245亿吨,累计成交金额62.66亿元,均居全国试点交易市场首位。

随着全国碳中和进程持续推进,广东区域碳市场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民进广东省委会资源环境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廖翠萍在其执笔的一份集体提案中提出,随着新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在2023年4月获批通过,中国碳市场第三周期(2023-2025年)纳入钢铁、水泥行业的可能性非常大,在此背景下广东应加快建立碳排放数据监测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审慎探索推出碳期货、碳期权等碳金融衍生产品,大力推广使用碳质押、碳托管等融资业务发展。

“未来广东在推进碳市场创新试点时,可以着力从数据与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创新、跨界合作等方向发力,以实现与全国碳市场的协同发展。同时,推动碳市场与能源市场、环境补偿市场等的跨界合作,形成综合、高效的碳减排机制。”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博士后张雨龙建议。

用“除”法巧算“生态账”

1月23日,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广州首个“共享”医疗废物收集点,工作人员正刷卡投递医疗废物垃圾。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收集点,服务着周边约50家小型医疗机构,打通了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化收集的“最后一公里”,被选为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建设来穗调研的所在地。

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内,随着企业间的“隔墙供应”成为常态,园区内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高达95%,最大程度实现生产废水、废气、废渣的就地循环利用。2022年,大亚湾石化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425亿元,并拉动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达到3450亿元。

如何处理废弃物,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也考验着每座城市的治理智慧。从城市到园区,广东推进全省域“无废城市”建设的探索正在多地发生。

“‘无废城市’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通过精打细算利用资源,不仅促成了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变,更实现了变废为宝目标。‘无废城市’的实践,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坚实堡垒。”广东省委党校教授、省政府原参事陈鸿宇表示。

自2021年开始“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以来,广东逐步将“无废”治理理念渗透到工业、医疗、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建立绿色工厂304个,共推出1075种绿色设计产品、每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达1243万吨,建成国家3A级生活垃圾焚烧项目16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168个等。

如此试点,通过创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和技术手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废物源头减量和最大化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数字经济与未来城市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无废城市”是以生态文明战略为基础,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

胡刚认为,“无废城市”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而循环经济为“无废城市”提供了实现的手段。两者共同的目标是消除资源利用的低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无废城市”的首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建设“无废城市”的潜力和潜在效益巨大,预计到2030年,中国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产值规模将达7-8万亿元。

在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更精准去“除”绿色发展中的痛点堵点,以“除”法算好“生态账”,也成为“两山论”南粤实践的生动写照。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