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5日,第727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图为执行主席刘德培教授、李振吉教授、张启明教授、陈东义教授在主持会议(从左到右)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 9月5日—6日,以“健康医学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727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会议聘请中国协和医...
市场上打着滋补旗号的饮品越来越多
靠喝饮料“养生”,想什么呢?
整根人参泡在瓶子里,被捧为“熬夜水”;美人水的标签上,写着“水、红小豆,其他没了”,自带健康属性;甚至有饮品打出“食疗”字样,枸杞、菊花、纯植物等与“养生”相关的词汇,更是频繁地在各种饮料标签上出现。最近,记者走访超市、便利...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沈中
医案:肖先生,55岁,咳嗽咽痒10余年,加重1周余
肖先生今年55岁,年轻时便开始吸烟。一步入四十岁后频繁出现咽痒、干咳,有时咳得厉害了还会出很多汗。加之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又喜冷饮,长久下来时不时胃胀、呃逆,严重时还反酸。一开始症状不是特别严重,肖...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惠芳
秋天被认为是“收敛的季节”,中秋之后气候稍凉,天气也比较干燥,燥易伤津,让人有种口干、皮肤干的感觉,肠道也会因燥气损伤而变得干涩,容易引发便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潘明沃建议,秋季多喝水以减少便秘的几率,同时针对不同原因的便秘,也推荐不同的食疗方法...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
白露已至,秋风习习,天气开始转凉,体感舒适,不过秋燥也随之而来,除了多吃润燥的食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廖慧丽副主任医师还推荐通过穴位按揉来解秋燥以及其他秋季易发生的不适。
【秋燥】燥是秋季的主气,夏秋的交替季节,很多人尚未从夏季炎热潮湿的天气...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实习生 吴锦琇 通讯员 查冠琳
俗话说的“秋不食瓜”是怎么回事?“贴秋膘”就是放开吃肉?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提醒,白露时节,日常养生要注意三个要点才能“治未病”,保健康。
入秋先清浊,换季少生病
时至中秋,岭南仍不时炎热与大雨交替。闫玉红提醒,经过一...
9月10至12日,2022微博街舞大赛将在广州融创茂迎来揭幕战,届时街舞圈内多位明星裁判、顶尖舞者将亲临现场。中式体型管理品牌“乐姿乐言”、本草配方营养补充品牌优全佳旗下的“立迈健”,将在比赛中结合产品特点和运动场景打造强粘性内容。品牌方还将在现场开设互动展区,让街舞比赛体验全新升...
近些年,各类无糖食品越来越受欢迎
无糖饮料真的不含糖吗?
吃无糖食品能避免得糖尿病吗?
一起来了解
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
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
0.5g/100...
当心 秋凉心血管易“闹事”
“一场秋雨一场凉”。由于秋季气候多变,往往让人不易适应,一些疾病趁机而入。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更需要根据气候变化多加保养,合理用药,防患于未然。
“多事之秋” 心脑血管病易高发
一般而言,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在天气由热朝冷过渡的秋季,人体新陈代...
年纪轻轻就患“老年痴呆症”,真的假的?没错,诸如影视作品《脑海中的橡皮擦》《大恋爱》中描写青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剧情,并非虚构。这个病从来就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且它在青年人中的表现也不一定就是丢三落四这么简单,往往更容易被忽视。今天,医生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青年型阿尔茨海默症”的初期识别以及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