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花在刀刃上”
聚焦重点领域 地方财政加力提效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随着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纷纷“晒出”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多地财政收入目标设定积极稳妥,财政支出规模适度扩大。按照“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原则,地方财政支出重点聚焦稳增长、促发展、保民生领域。
收入安排积极稳妥
收入稳则财政稳。从预算报告看,多地综合考虑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按照积极稳妥原则设定了财政收入预期目标。其中,北京市、河北省、四川省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为5%、5%、4.5%。
对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的设定,河北省预算报告称,这一安排是在综合分析河北省财经形势、收入结构、增减收因素后提出的,既考虑了收入积极稳妥,也考虑了各级落实重大决策部署、民生政策等增支需要。
北京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内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国家增发万亿国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等措施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拉动经济增长;首都科技创新、市区财源建设成果不断巩固等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将为本市财政收入增收奠定基础。该负责人同时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持续回升基础还不牢固、市场需求仍然较弱、社会投资意愿下滑等因素,对财政收入增收形成一定制约。
“收入安排积极稳妥。”四川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四川省经济运行整体仍将处于恢复期,持续回升向好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回升向好、长期向好仍是基本趋势,这样的经济形势将为财政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适度扩大支出规模
从支出安排来看,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要求,多地2024年将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其中,北京市明确将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15.7亿元,规模首次突破8000亿元;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万亿元,增长1%;四川省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531.5亿元。
“支出强度适度加力,有利于支撑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四川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规模仍然较大,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需要加强保障,客观上要求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
从支出领域看,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是财政支出重点。在稳增长方面,江苏省提出,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用好增发国债资金,重点支持江苏省7大领域21个投向的项目建设;同时,安排3亿元支持办好各类促消费活动。
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财政支持的重点。天津市提出,实施“十项行动”,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资金、一般债券等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支持力度;湖南省提出,设立省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项,对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创新平台、重大技术攻关、重要展会平台给予资金支持。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支出安排继续处于高位。例如,2024年,北京市民生支出安排占比82%,较2023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为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多地在预算报告中强调,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河北省提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科学安排市县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开展到期债券本息预算审核,强化专项债券项目收入归集,确保政府债券本息按时足额偿付;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存量债务,严防虚假化债、化债不实,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北京市提出,把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作为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健全政府债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巩固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成果,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债务化解将继续推进。中国债券信息网信息显示,贵州省将于2月2日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约325亿元,为今年首个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的省份。
“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高度重视妥善化解地方债务问题,2024年用于偿还地方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券预计将发行1.5万亿元左右。”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