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 东莞报道
1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东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东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东莞两会现场采访发现,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等,依旧是诸多委员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2023年2月,东莞发布经济高质量发展“2+2”政策,提出要不断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奋力推进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对标对表先进城市,加快建设与广深一体的营商环境;8月,东莞出台《关于打造与广深一体化的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25条政策对广州、深圳营商环境政策文件中极具改革创新意义又符合东莞实际的先进做法进行全面吸收。
东莞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主席黄建平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东莞这几年的营商环境确实在不断优化,政策呈现出更实、更快、更细的特点。
但他同时表示,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纵深建设的背景下,大湾区各城市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从此层面看,东莞还需要积极争取当下城市能级和权限之外的政策,消除更多与大湾区内部城市存在差异性的政策。
黄建平认为,“在打造与广深一体化的营商环境过程中,东莞要积极争取例如自贸区所得税、高端人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营造更好、更公平的环境,以此促进东莞在广州、深圳甚至大湾区内部真正展现自己的担当。”
营商环境的“软服务”还有待改善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环境。是否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和企业家对一个城市投资最为看重的部分,关乎城市“拼经济”的信心和动力。
近年来,东莞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积累了服务企业的丰富经验,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连续多年排名全国地级市第一。
2023年,东莞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3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年度引进内外资项目6060宗,协议投资3680.4亿元,与2022年相比增长9.4%。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协议固投1656.9亿元,增长13.1%;亿元以上制造业(含平台)项目协议固投1503.3亿元,增长34.5%。
在建设一流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上,作为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的东莞,过去一年频频“出圈”。
去年7月24日,在国家发改委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东莞促进民间投资的经验做法获国家发改委点赞推广。主要包括,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民间资本“放心投”;拓宽优质投资赛道,让民间资本“投得好”;打破隐性投资壁垒,让民间资本“有得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让民间资本“投得顺”等方面。
但在部分受访委员看来,伴随着各大城市对企服务、促进投资招引竞争日趋激烈,东莞营商环境的“软服务”还有待改善,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问题的力度还有待加大。
东莞市政协委员、民建东莞市委委员吴洋以东莞电商产业发展举例,“最早电商红利被京浙沪吃到,后面广东省内,主要是广州、深圳快速抓住了机遇。东莞的跨境电商其实提了很久,起得很早,但后面的人才、生态都没有跟上,后劲不足。”
吴洋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电商这类第三产业来看东莞营商环境便能发现,东莞对于新兴产业的规划政策缺乏体系,对于产业人才的引进缺乏环境和更大力度的优惠措施,以至于东莞作为万亿城市而后制造业大市,电商产业生态和赛道发展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东莞显然意识到了这些不足。去年8月,东莞出台《关于打造与广深一体化的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对于没有达到广深水平的,加快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对于与广深持平的,持续巩固提升、防止掉队;对于在全省领先的,着力打造亮点、树立品牌。
为实现动态对标对表广深,东莞还建立起常态化的学习借鉴机制,积极推动与广深对口部门常态化联络,定期滚动梳理、复制推广一批新举措、新做法,确保始终紧跟前列。
在黄建平看来,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东莞要让民营企业拥有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政府为其提供保障性服务。不折腾、重包容、能善后,民营企业自然会茁壮成长。
他认为,受到城市级别和政策的限制,东莞的营商环境短期内无法和广深相提并论。但营商环境并非完全单靠政府,民营企业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实际上,东莞作为制造大市,传统产业仍旧具备很强增长空间。越是大环境风云突变,传统民营企业越要聚焦主业,做好专业。”
强化与广深协同联动发展
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的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这几年,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加快加深,以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重点的“软联通”也持续拓宽深化。
而在世界级湾区建设迈向纵深的当下,东莞也在全面加强与广深重点规划、重大项目、重要机制的对接。过去一年,东莞深度参与大湾区互联互通,新增100个穗莞、深莞通办事项,东莞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
在此基础上,东莞全力争取纳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推动更多在广深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在莞落地实施,主动对接融入广深两大中心城市,东莞全方位对接融合广深进一步走深走实。
2024年,东莞提出要紧扣大湾区战略,积极主动与广深协同发展。1月18日,东莞市领导率领党政代表团到广州考察,两市认为,接下来要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两地在城市规划、产业规划、重大基础设施互通、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深入合作。深入推进两市战略规划衔接、重大发展平台联动、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科技产业合作和民生社会事务协作。
在致公党东莞市委会相关负责人看来,以莞深两地为例来看,两市行政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在融合过程中还存在交通、机制规则等诸多问题,如技术、资本、土地等要素未能实现共享共用。
上述负责人以莞深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举例,两地在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中还存在缺位,未能形成产业合力。同时,放权尚存空间,发展活力未能充分释放。此外,两地行政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制约资源优化配置。
“莞深两地可以建立省市二级联动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专项发展行动计划,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可大力推进集成式放权赋能改革。”该负责人补充说道。
受访委员表示,广深与东莞地域相连、人文相亲,一直以来,三地合作交流密切。未来,在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下,东莞能否在大湾区中展现自身担当,与广深两地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要从营商环境一体化到产业协同发展再到软硬件全方位融合,这样才能真正跑出穗莞深硬联通的加速度。”东莞市政协委员、洪梅镇工商联主席杨敬辉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互联网收集整理内容,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实之处,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