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特色产业让集体经济“活水长流”

  “今年鱼的长势不错,关键是咱的水好,养出来的鱼也好,好山好水孕育好鱼。”近日,在山东邹城市峄山镇鲈鱼养殖大棚里,丁岭村党支部书记付庆江与金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允虎正拿着抄网,仔细地观察鲈鱼的生长状态。

  据了解,两位村支书在一次外出考察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时,一致看上了鲈鱼养殖项目,考虑到两村情况十分相似,他们各自回村召集两委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商议,得到大家的一致支持后,共同注册了水产养殖公司,带着乡亲们走上了鲈鱼养殖的产业发展道路。

  “我们根据村庄地域优势,将蔬菜大棚改造为养殖大棚,利用峄山地下泉水开展鲈鱼养殖,降低了发展成本,同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鲈鱼生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确保首批鲈鱼顺利成活。”张允虎说,得益于水质和环境的优势,他们养殖的鲈鱼肉质鲜美,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购买,首批鲈鱼养殖取得阶段性成效。

  现在,这里的鲈鱼养殖大棚由1个棚扩展到6个棚,30座鱼池全面启用,年可出鱼40吨左右,预计每个村增收15万元。同时,在孵化鲈鱼的初加工、深加工上下功夫,吸引更多老百姓参与进来。

  近年来,邹城市锚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深入实施“百区千村”示范创建,推进“百企兴村”行动,通过做强优质高效现代农业,助力乡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每逢周末,邹城市城前镇白龙庄村的草莓种植大棚里挤满了人,大人带着孩子拿着果篮,在欢声笑语中采摘草莓,体验采摘的乐趣。

  “每天来采摘的游客都很多,目前这3个棚大概能收入12万元。到下一季,我们打算种精品西瓜,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能达到20万元以上。”白龙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代元介绍说。

  2023年,城前镇政府整合乡村振兴资金50万元,帮助白龙庄村建起了高标准温室大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村里第一年种植草莓,就喜获丰收,摘掉了多年的“空壳村”帽子。

  王代元表示,现在村集体有了收益,策划民生实事都提上了日程。他们准备将收益用于村庄亮化、修路,为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城前镇党委书记徐庆贞表示,他们将借力按揭农业新模式,持续扩大绿色草莓、有机西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以基地为示范,加速现代农业发展,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活水长流”,加速乡村全面振兴、群众共同富裕。

  如今,邹城乡村集体经济增量明显,村庄产业基底越来越厚实,村民生活越过越红火。截至目前,该市食用菌、草莓、甘薯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省级以上农产品知名企业品牌达到12个,市级以上示范社达到145家、示范场达到48家,4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5%以上。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互联网收集整理内容,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实之处,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处理。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