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观察|港校“北上”十余载,大湾区人才科技“过河”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香港的大学可以为深圳的学生服务,建议深圳的学生们坐着深港穿梭巴士到香港中文大学来上课。”2005年,时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刘遵义在深圳一场研讨会上说。

2024年3月21日,刘遵义参与创办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迎来建校十周年。放眼整个大湾区,港校“北上”办学遍地开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迎首批本科生;香港大学(深圳)写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空间规划纲要》;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期校园正式启用,今年将迎首批新生……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产学研创新生态的支撑。而2024 Q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前300强高校中,京津冀有4所、长三角有6所,大湾区内地城市暂无,香港则有5所高校挺进百强。

大湾区内地城市亟待补足世界一流大学短板。香港高校内地校区,成为缓解“燃眉之急”的一剂良方,不仅带来了“书院”“枢纽”等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一批高水平科学家和高端科研平台也随之“北上”。

港校“北上”并非一路坦途。“十四五”期间,广东的目标是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受访专家认为,关键是参照香港高校的建设和运作规则,允许港校内地校区采用更灵活的办学模式。

同时,香港与内地应加快探索更高效的科研要素跨境流动机制,让资金、科研设备、人才等要素“过河”更便捷、顺畅。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受访者供图

港校带来了什么

香港是世界顶尖大学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在办学风格上既与发达国家接轨,也不失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

而香港与内地合办高校的诞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认为“源于改革开放释放了大家对国际交流交往的需求”。比起中外合办,大湾区内地城市吸引港校办学,从物理距离到办学风格,阻力都相对较小。

2003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发布,明确港澳台与内地合作办学参照该条例执行。

2005年,珠海喝到港校内地办学“头啖汤”,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北师港浸大”)获教育部批准成立。目前,北师港浸大有超9000名在校生。

香港浸会大学拥有传播学、中医药、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强势学科。而北师港浸大开设的专业,有不少与香港本部的强势学科重合,包括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媒体与传播学等。其中,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随学科“北上”的还有一批高水平科学家。例如,北师港浸大现任校长汤涛,曾任港浸大理学院院长,从事计算数学研究,包括微分方程自适应算法、高精度算法等领域;协理副校长、理工科技学院院长潘建新,1996年曾是港浸大首批5名博士生之一,后成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数学学院终身教授。

故事也在深圳、广州发生。

2014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教育部批准成立,今年迎来建校十周年。

2022年6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批设立,同年9月正式开学。

香港中文大学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居第47位,教学和科研实力不言而喻。与香港校区一脉相承,港中大(深圳)已建成经济金融、计算机数据科学、材料化学、生物医学4个国际一流学科。

其中,计算机数据科学学科已有全职教授117人,在5G网络、人工智能、机器人、统计科学等领域建立了23个重点实验室;材料化学学科汇集了7位院士;生物医学学科则组建了3个诺贝尔奖得主领衔的重点研究院。

深圳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港中大进入深圳,也积极“入乡随俗”。深圳市政府设立的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中,港中大(深圳)占两席,即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与招商局集团、华为云等企业广泛开展合作。

“我们不是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做纯理论研究,而是以应用为驱动,帮助行业解决实际问题,并从市场回报来体现技术价值,这是应用基础研究。”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曾培养出大疆的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南沙办学不到两年,特色已非常明显。港科大(广州)创校校长倪明选曾说,广州校区并非港科大的再复制,而是希望“做一些过去做不到的、更好的东西”,推进科研和产业的紧密对接,解决尖端科技难题。

据悉,港科大(广州)采用多序列的教师聘用和发展路径,设立教学科研、教学、研究、工程师等序列的发展路径,支持不同背景、经历、专长的教师发挥所长,在融合学科的科研、育人方面协同互补。

截至去年,港科大(广州)已启用广东省通感算交叉融合泛在物联网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引进教师近240位,90%以上教师在境外获得博士学位。倪明选透露,未来两年该校还计划每年面向全球招聘100位老师。


香港获得了什么

香港高校助力大湾区内地城市“弯道超车”的同时,自身也收获了更大的办学和科研空间、更广泛和优质的生源。

“香港只有750万人口,面积也比较小,导致港校的规模和招生对象有限。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办学不仅扩大了空间,硬件设备也会更新,且招生范围覆盖全国,市场一下子就扩大了。”暨南大学教授、数字经济与未来城市研究院院长胡刚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以港中大(深圳)为例,该校目前的招生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传统高考“裸分”录取,即普通提前批次录取,在全国23个省(区、市)均投放招生计划,录取分数已连续八年居广东高校首位;二为“631”综合评价录取,目前在广东、浙江、上海、山东、福建、江苏6个省市组织综评入学测试。

港科大(广州)暂不采取综合评价,2023年首次开展本科招生,在广东、四川、河南、山东4个省份录取125名本科生,均为理科,全部在提前批、依据高考分数录取;同时开设“直博班”,开展本-博的贯通式培养,在四个省份共招收25名,均录到680分左右的超高分考生。

港校“书院”“枢纽”等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内地校区沿用。“港中大(深圳)注重全人培养和体验式教学。在书院里,我们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景,甚至不同国籍的同学聚在一起,让大家相互学习。书院不仅是住宿、生活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学科和文化交流。”港中大(深圳)副校长朱世平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随着香港加大力度“抢人才”,接受“港式”教育的内地学生也被重点关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022年施政报告提出,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将逗留期限由一年延长至两年,并以试行形式扩展该安排至香港高校的大湾区内地校园毕业生。

政策支持下,不少香港雇主将“橄榄枝”抛向内地学生。日前举行的港中大(深圳)2024届春季校园招聘会上,恒生银行、香港机场管理局、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十余家雇主带来了香港工作机会。

“去年已有大概7名同学通过新政到香港工作,今年应该有更多。”港中大(深圳)方面透露。

“水土不服”待解

随着北师港浸大、港中大(深圳)、港科大(广州)办学步入正轨,香港与内地产学研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逐渐形成,由此吸引了更多港校“入局”内地办学。

2021年9月,香港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深圳设立港大校园,选址南山区西丽石壁龙片区。去年印发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空间规划纲要》也将“加快香港大学建设,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一流高校合作办学”写入。

今年2月的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相关负责人透露,港城大(东莞)一期校园已交付使用,学校申报设立进入最后审批阶段,2024年将努力推动学校获批设立,迎首批新生。

据介绍,港城大(东莞)设理学院、工程学院、医学及生命科学院、管理学院共4个学院,学校建成后计划招收学生6000人,其中本科生2400人、硕士研究生2600人、博士研究生1000人。

然而,港校“北上”十余载并非一路坦途,也有一些“水土不服”的案例。

2019年,佛山市政府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2020年,港理工(佛山)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估算投资307亿元,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但2022年起,港理工(佛山)再无实质性进展。2022年5月,佛山市教育局在政府留言板回应,因合作双方“存在分歧”,加上疫情影响,项目进展总体缓慢,协议约定用地暂无建设计划。

同样进展缓慢的还有香港都会大学(肇庆)。2020年,肇庆市与香港都会大学远程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办学前四年计划招收约4000名学生。

2021年,港都大(肇庆)曾传出最快年底可获内地批准筹备资格,最快2024年开始招生。但在去年11月,港都大校长林群声接受港媒采访时透露,“(项目)进展慢了很多,停了下来”,未知何时重启项目建设和招生。

难点何在?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参照国家举办的同级同类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执行。而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显示,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规模至少5000人,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应达到60平方米以上,建校初期的校园占地面积应达到500亩以上,还需配备相应的实习、实训场所等。

“香港毕竟地方小,可用于建大学的土地有限,所以对建设规模、招生规模、各项硬件配套等没有太细化的规定。”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杨秋荣告诉记者。

而在科研管理制度方面,杨秋荣表示,香港对科研项目管理、经费使用、激励措施等倾向于市场化方式,科研经费可全部用于劳务支出;内地的管理制度则相对复杂,申请流程较长。此外,资金、科研设备、科研样本等要素跨境流动的制度衔接也有待加强。

根据《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广东目标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新设3-5所不具法人性质的合作办学机构和联合研究院。

瞄准这一阶段性目标,受访专家建议,探索放宽办学标准的限制,允许内地校区参照香港高校建设标准和运作规则,尤其在用地规模、学生规模、学科结构等方面采用更灵活的机制。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