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科
来源 | 科技金融说
历经“6位行长被进一步重用”的光荣时刻,也有经营层面弱于同梯队部分银行、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落寞,更有着独特的“一流财富管理银行”发展路径(即确立三大北极星指标)......“
01
高管变动潮
万亿光大银行今年迎来高层变动潮。
就在7月2日,光大银行公告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核准齐晔、杨兵兵光大银行董事的任职资格。
紧跟其后,7月3日,光大银行再次公告称,其外部监事王喆先生因任期届满自2024年7月3日起不再担任本行外部监事、监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监督委员会委员职务。
资料显示,齐晔、杨兵兵均为光大银行“老将”。其中,齐晔自1992年加入光大银行,2020年5月起任该行党委委员、2020年7月起任副行长;杨兵兵自2005年加入光大银行,2020年5月起任该行党委委员,2020年7月起任副行长,2021年10月起任风险责任人。
王喆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司职员、办公厅副处长,中国金币深圳中心经理,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中国金币深圳中心总经理,中国金币总公司副总经理,上海黄金交易所总经理、理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现任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兼任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副会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独立董事。
事实上,光大银行的人事调整自5月就已开启。5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复,核准崔勇光大银行董事、副董事长的任职资格;之后,在6月6日,该行再公告称执行董事、行长王志恒因工作调整,向该行董事会提交辞呈,正式离开光大银行。
资料显示,崔勇曾在交通部工作,历任中国工商银行公司业务部交通城建处副处长、处长,公司业务一部副总经理,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厦门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北京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中国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行长。
王志恒2022年12月加入光大银行,此前曾在中国银行担任副行长等职。值得关注的是,在离开光大后,王志恒加入了农业银行。6月28日,农业银行公告称,该行已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王志恒农业银行行长任职资格的批复》,王志恒自2024年6月28日起就任农业银行行长。
目前,光大银行行长一职仍旧空缺。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6月26日,光大集团已经任命郝成为光大集团党委委员。按照正常流程,郝成将出任光大银行党委书记,并在监管批复之后出任光大银行行长一职。
资料显示,郝成曾任国家开发银行吉林分行行长,总行人事局副局长,天津分行副行长,总行人事局综合处处长、政策处处长、系统干部处处长、政策处副处长,总行信用管理局信用管理二处、信用管理四处副处长。2021年3月起,任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2023年2月起兼任交行(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非执行董事。
另外,据金融人事报道称,光大银行多个重要部门一把手也在近期发生变动,包括:零售与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汪永奇接棒王罡出任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姚宏宇,兼任交易银行部总经理;交易银行部总经理陈绍宁,任普惠金融部总经理;信审部总经理王海东,任公司金融部/战略客户部总经理。
02
别样光荣时刻
结合上述光大银行的高层变动,比较值得关注的点即:王志恒就任农业银行行长。
为什么?是因为这已不是光大银行首次向大行输送高管人才。
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包括王志恒在内,已有六位光大银行行长得到进一步重用,其他5位分别为:赵欢、张金良、葛海蛟、刘金、付万军。”
先从赵欢说起。赵欢曾任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建设银行高级管理层成员、建设银行副行长等职。2014年1月-2016年1月任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党委委员、光大银行行长。2016年1月,赵欢离开光大银行,担任农业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规划委员会委员、“三农”金融/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委员等职。2018年至今,担任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再是张金良。赵欢离任光大银行行长后,彼时为中国银行副行长的张金良正式赴任光大银行行长一职,接替赵欢。2018年8月,张金良从光大银行行长一职调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并与邮储“结缘”。2019年3月,张金良担任邮储银行董事长;2022年4月,张金良调任至建行党委副书记;2024年3月15日,建设银行召开会议宣布张金良任该行党委书记,并成为新一任董事长。
张金良之后的光大银行,行长一职由葛海蛟接棒。葛海蛟曾在中国农业银行工作多年,先后担任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市分行副行长、新加坡分行总经理、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部门总经理级)、黑龙江省分行行长等职务。2016年10月,葛海蛟出任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任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执行董事,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任中国光大银行执行董事、行长。2019年9月,葛海蛟任河北省副省长,2021年11月任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2023年葛海蛟加入中国银行,自2023年4月起任该行董事长。
葛海蛟之后,就是刘金。刘金自2019年12月起担任中国光大集团执行董事,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担任光大银行行长,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担任光大银行执行董事,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担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2021年4月,刘金担任中国银行行长,2021年6月起,刘金任中国银行副董事长。
刘金之后是付万军。付万军2019年3月加入光大集团,出任中国光大集团副总经理,2021年6月任中国光大集团执行董事兼光大银行执行董事、行长。2022年12月,辞去光大集团任职,赴任农业银行行长,直至2023年12月辞任。辞任农业银行行长之后,付万军又获擢升,现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付万军之后,便是前述提及的仅担任一年光大银行行长就调任农业银行行长的王志恒。
曾有业内人士称建行是“银行界的黄埔军校”。如此来看,连续六任行长都擢升大行行长、董事长,以及监管领导人等,对于光大银行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荣耀”?
03
对比之下的落寞
只是,荣耀之下,也有落寞。
从高层到中层,层层调整之下, 光大银行的经营情况在同梯队银行来说并不突出。
2024年一季报显示,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44.8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62%;实现净利润124.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33%。不良贷款余额486.80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04 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85.10%,比上年末上升3.83个百分点。
结合一季度数据,光大银行的营收规模和盈利规模都已掉于前五之外。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当然,近年来营收收窄、盈利下滑在银行业也已是常见之事,但一般股份上的表现基本都是营收收窄、盈利保持增长,但光大银行的表现则是营收相对稳健,但是盈利却是明显下滑的。另外,2023年该行则是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态势。
来源:企业预警通,2024一季报
之所以出现此种态势,与净息差下行必然有直接关系。和大多数银行一样的现状,光大银行的净息差也在持续下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光大银行净息差为1.51%,除了浦发银行(1.38%)、民生银行(1.38%)、恒丰银行(1.47%),以及渤海银行、广发银行(皆未公布)外,光大银行的数据显然已远低于“红线”位置(监管要求净息差应高于1.8%)。
当然,为了稳息差,光大银行也做了多重努力,包括“以量换价”、提升非息收入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从资产端来看,2023年,光大银行在科技创新、制造业、普惠小微、绿色贷款等重点领域的投放扩表继续加速,资产总额同比增长7.5%至6.77万亿元,贷款总额增长至3.7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对公贷款同比更是大幅增长12.14%至2.17万亿元。
然而在资产端保持可喜增势的同时,光大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却在下滑。2023年,光大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5.4%。这与净息差持续走弱有关,但也说明了光大银行“以量换价”结果并未达预期。
另外,在扩中收、增非息的策略上,光大银行的表现也不如意。据开源证券发表于3月28日的研报指出,受资本市场调整的影响,光大银行全年中收同比下降11.39%,投资净收益同比下降7.35%;好在受益于汇兑损益、其他非息收入的高增,全年非息净收入保住了增长,同比微增0.60%。
非息收入提升难,也是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比如,2023年,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非息收入皆出现同比下降。光大银行能够保持微增,或许已经保持住了较好的状态。但是,介于稳息差之目的,后续需要努力的还是很多。
目前,光大银行已有所行动。比如针对当前银行较为关注的零售财富管理赛道。今年2月1日,开源证券发表的关于光大银行的首次覆盖报告指出,光大银行围绕“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锚定三大北极星指标,即对公综合融资规模(FPA)、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和同业金融交易额(GMV)。
在财富管理方面,追本溯源,光大银行是有历史积淀的。2004年,是光大银行推出的第一支理财产品,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初步开始。2018年,大资管转型元年,光大银行提出“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目标,致力于打造成为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具备卓越财富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商业银行。
如今再度提出“三大北极星指标”,也进一步体现了光大银行做大做强做深财富管理的决心,也为后续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数据显示,2023年,光大银行FPA总量5.09万亿元,同比增长5.06%;AUM总量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2%;GMV总量3.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14%。
04
结语
王志恒表示,高质量发展要保持规模速度的合理增长,坚决摒弃规模冲动。银行要发展、要成长,一定的规模是必要的,但是要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在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保持增长。
锚定了方向的光大银行,又会如何续写荣耀、扭转困局、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