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利机械(301298)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已经在技术工艺、人才储备、产品质量、企业口碑、客户资源、成本控制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上述优势为公司继续深入汽车零部件领域,拓展产品线,构筑自身壁垒提供了重要保障。 1、公司具备较高的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历来重视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开发新产品、研发自动化设备、提升数字化水平,取得了丰富的技术成果。公司于2014年起连续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已取得80余项专利,且形成了一系列智能制造、铸造、锻造、机加工及表面处理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司的生产活动中。2022年公司自主研发了悬架减振器,这款底盘悬架减振器属于液压氮气减振器的一种,采用独创的笛管技术(阻尼设计方式),高效实现了阻尼调节、弹簧适配、阻尼油压及缸筒散热、材质选择和制造工艺、减振器和底盘的连接方式以及高品质和制造成本等多方面的最优匹配。申报的与悬架减振器相关的专利有10余项,这些专利提升了公司竞争力,同时为未来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2022年公司被认定为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河北农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统教学科研实训创新基地,河北省A级研发机构,入选2023年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示范企业。 2、公司具备核心技术竞争优势 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技术上已经趋近成熟,各零部件厂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原有产品及原有工艺流程的优化改进上,在保证产品质量与精度的情况下,保证批量生产的稳定性是传统汽车行业的关注重点。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在不同生产环节所使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具备技术先进性:(1)在自动化制造上同样具备自动化柔性加工能力,且在其基础上拥有视觉辅助功能、辅以自动供液系统,自行研发了自动化检测设备,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加工、检测水平;(2)在铸造方面,公司拥有先进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铸件零缺陷设计及控制技术、模流分析技术、铁屑及铁粉循环利用技术,相比较于同行业竞争对手,公司具备垂直分型无箱造型铸造技术、叠浇技术及模流分析技术,且公司进一步建立了模流分析数据库,使得公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筛选出最佳浇注方案;(3)在机加工方面,公司拥有干式切削技术,实现了部分产品的无切削液加工,从根本上克服了零件残余废切削液的问题;公司亦拥有切削改进技术,通过分析刀具与切削参数关系,使得公司能够针对不同产品利用合适的刀具、选用合适的切削参数,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情况下,提高机加工效率;(4)在表面处理方面,拥有汽车零部件清洁电泳技术,相比较于同行业竞争对手,公司拥有自动电泳涂装生产线,主要通过超声波清洗、超声波脱脂、成熟的磷化、钝化前处理技术,形成1-5微米的磷酸盐转化膜层,并采用进口低VOC、高泳透力、高流平性水性电泳漆,通过阴极电泳涂装技术在零件表面形成10-50微米的电泳漆膜层并烘干固化,大幅提升零件表面耐腐蚀性能及其它性能;公司采用龙门电泳线,可以实现不同产品的同时精准加工。 3、公司具备质量优势 公司先进的工艺技术、高精度的机械设备、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使得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表现,公司于2019年获得AAM集团的“2019年度杰出供应商奖(2019SupplierExcellentAward)”。此外,公司已于2003年取得QS9000认证,于2007年通过汽车行业TS16949认证,2018年换版IATF16949,并于2014年通过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及职业健康管理体系OHSAS18001认证。 4、公司具备成本优势 与国外同行相比,公司制造成本、研发成本与管理成本相对较低,在国际市场中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与国内同行相比,公司通过精益生产、降低不良率、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等方式在提高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成本,在同等报价水平的情况下优先获取订单,并保持自身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5、公司具备市场开发能力 相比国内竞争对手,公司在海外客户的开发能力上具备较大优势。而相比国外竞争对手,公司在持续稳定供货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上具有较大优势。公司前五大客户AAM集团、VC集团及岱高集团等,均为国际生产发动机减振器的主要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根据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我们判断,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且国内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公司已成立专门团队负责开发国内客户。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1)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零部件及其他产品等,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船、新能源和工程机械等行业。其中,汽车发动机减振器核心零部件是公司的主要产品,下游客户遍布海内外市场。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都对公司产品价格和销量产生较大影响。若未来宏观经济环境出现波动,存在公司客户缩减生产规模、减少订单量的风险,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公司的下游客户多数集中于海外市场,在报告期内,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占比78.04%,海外市场占比较高。此外,公司的部分供应商也位于海外。公司的海外市场业务主要位于欧洲、北美洲等地区,上述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法律体系、社会动态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与此同时,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与上述国家的客户、供应商产生债权和债务关系,都为公司的海外业务带来经营风险。若上述国家的宏观环境产生不利的变化,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产业政策的风险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汽车发动机减振器零部件等,主要应用于汽车整车装配等下游行业。汽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成为了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政府已经对汽车产业政策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并推出应对性措施,在生产端国家严格限制新的整车投资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提高传统汽车排放体系标准;在消费端国家鼓励小排量汽车的消费,并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提供补贴。部分汽车保有量高、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已经采取了严格的行政措施,例如机动车尾号限行、机动车购车摇号政策等举措都会在抑制整车需求、抑制汽车维修需求等方面对汽车零部件行业造成负面影响。未来如果汽车消费导致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加剧,将为国家的产业政策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产业政策的不利变化将对汽车生产和消费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经营造成冲击。 (3)行业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及其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由于公司所在汽车行业属于较为成熟的产业,公司的主营产品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如果未来公司不能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降低成本、扩大产能、拓宽市场,则公司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对经营业绩的不利影响。 (4)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28,469.42万元,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1.94%,客户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如果下游行业景气度出现下滑、汽车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的采购需求出现收缩,主要客户的订单量和合作关系会受到冲击,当市场行情趋紧时,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不利影响。若下游客户出现经营问题或对公司产品需求下降,公司在短期内又无法找到新客户进行替代,可能使公司订单减少,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5)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有生铁、废钢等,上述原材料在公司所在行业主营业务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对公司主营业务的成本和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由于上游的钢铁等行业的价格波动比较大,虽然公司与主要客户之间建立了原材料、产品价格联动机制,可以通过调价机制进行成本转嫁,但是在产品价格上调后,将会影响公司的产品价格优势,对公司的市场份额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6)人力成本上升的风险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员工团队,尤其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研发团队。虽然公司目前已经积累了一批高素质优秀研发人员,但是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产品线的不断丰富、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公司对于具有国际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员以及满足公司未来生产研发需求的高端技术人员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公司的长期发展也需要招募更多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员工。当前我国劳动力价格上涨,高端人才稀缺,如果未来公司人员增加,薪酬水平上升,相应的社会保障标准提高,则会造成公司人力成本上升,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7)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公司未来计划将主营业务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进一步融合,逐步实现由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转型,但如果由于技术、市场等原因公司不能及时完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开发或不能顺利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导致公司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不达预期,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市场占有率,并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8)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出口至海外,与欧洲、北美洲等多地的客户存在业务往来。公司海外贸易的常用结算货币为美元、欧元等货币。由于公司在与海外客户达成协议后一般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结清债权债务,虽然公司已经建立了汇率联动机制,可以对冲一部分的汇率风险,但若计价货币汇率在这段时间之内发生对公司的不利变动,仍将对公司的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2、公司针对上述风险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和行业动态,合理制定经营目标,降低相关风险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公司通过不断地研发与创新,一方面与客户一同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转型,另一方面,基于成熟的供货经验及优质的品牌形象,不断开发新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客户,来应对和适应汽车电动化、轻量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但公司凭借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快速反应能力、生产能力及售后服务能力成为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与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也制定了明确的开拓境内客户的规划,且具备按照规划开拓境内客户的能力,通过境内客户的开拓既可以降低客户集中度,又可以降低海外销售占比,有效降低公司运营风险。在应对原材料上涨和汇率波动的风险,公司与客户之间有价格联动机制,产品售价会根据原材料和汇率的波动而变动;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加大研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工艺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在采购方面,利用采购量大的优势与供应商建立战略采购合作关系,对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进行动态跟踪,在价格处于低点时适度增加储备,在价格呈上升阶段时,通过提前预付款等方式锁定价格,以规避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在人力成本方面,公司采取了多种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实行了核心员工持股及颇具竞争力的薪酬制度,这种将个人利益与公司未来发展紧密联系的做法有力的保证了技术研发团队的稳定。同时,公司将继续培养、引进人才,建立健全员工职业晋升通道,为员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