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天器时隔50多年再登月

  记者 裘雯涵

  美国东部时间2月22日,美国私营企业“直觉机器”公司研发的月球着陆器“奥德修斯”在月球着陆。这是1972年以来美国航天器首次重返月球,也标志着私营企业的首次成功登月。此次任务还将为美国的“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铺平道路。

  携NASA科学仪器

  美东时间22日18时,“奥德修斯”登陆月球。在短暂的信号中断后,地面控制人员收到了来自“奥德修斯”的微弱信号。

  本月15日,“奥德修斯”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奥德修斯”是一个六边形柱体,高4米,宽1.57米,有6个着陆腿。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第一时间庆祝了“奥德修斯”登月成功。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称,这是美国在半个多世纪后首次重返月球,展示了“NASA商业伙伴的实力和前景”。

  据悉,NASA实际上是此次登月任务的“大客户”。在此次任务中,“奥德修斯”携带了NASA的多种科学仪器及商业载荷,NASA为此支付近1.18亿美元。

  据NASA介绍,此次任务目标包括研究着陆器的发动机羽流与月球表面的相互作用、射电天文学、太空天气与月球表面的相互作用、着陆器精准着陆技术及通信和导航能力等。

  私企首次登月成功

  外界认为,“奥德修斯”登月的一大重要意义在于,这是首次由私营企业完成的登月任务。

  近年来,探月早已不仅是“国家队”的行动,不少私企也加入其中。

  NASA早已开始押注私企,直接将部分工作分包给这些公司。2018年,NASA设立“月球商业运载服务计划”。“直觉机器”公司就是该计划下的月球着陆器承包商之一。该计划旨在向月球表面运送科学实验设备和货物,为NASA的登月计划铺平道路。

  不过可惜的是,此前私营企业的登月任务都以失败告终。

  2019年,以色列私营机构制造的“创世纪”号探测器拉开了私企探月的序幕,但未能成功登陆。2023年,日本初创公司ispace也发射了月球探测器,但最终坠毁。

  今年1月,美国另一家私企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开发的月球着陆器“游隼”在升空后,推进系统出现故障,也宣告失败。

  有分析认为,由于月球地形复杂、环境恶劣,要让航天器登陆仍很困难,在地球上也无法模拟月球环境并进行测试。

  此外,和“国家队”相比,私营公司的资源和预算都很有限,工程师也没有任何登月任务的经验,等于是“从零开始”。

  不过,这些困难预计不会阻碍私企探索月球的脚步。据《环球时报》此前报道,今年至少有5个由美企制造的着陆器将尝试登陆月球。

  全球“探月热”重燃

  1961年至1972年,NASA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耗资约255亿美元。1969年,“阿波罗11号”搭乘“土星5号”运载火箭登月成功,阿姆斯特朗也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

  在阿波罗计划执行期间,美国共实施了7次载人登月任务,共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

  1972年12月,NASA完成“阿波罗17号”任务。这是最后一次阿波罗计划任务,也是人类最后一次踏上月球。

  此后,随着美苏太空争霸的落幕,美国的“探月热”逐渐冷却。

  直到2019年,为纪念美国首次登月50周年,美国政府宣布“阿耳忒弥斯”计划,要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该计划共分三步,先执行无人绕月任务,再进行载人绕月,最后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然而,到目前为止,因为预算不足等问题,“阿耳忒弥斯”计划只完成了第一步,后续计划多次被推迟,预计载人登月计划将被推迟至2026年9月。

  与此同时,世界多国也都在积极探索登月。有分析认为,月球不仅含有丰富资源,还能用作基地进一步探索深空。

  去年夏天,印度月球探测器“月船3号”和俄罗斯的“月球25号”先后发射,尝试在月球着陆。最终,“月球25号”在月球坠毁,“月船3号”成功登月。印度成为继美国、苏联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在月球表面登陆的国家。

  今年1月,日本小型登月探测器SLIM在月球表面着陆,虽然随后被发现搭载的太阳能电池无法发电,但也让日本成为第五个成功在月球登陆的国家。

  我国也在2023年公布载人登月的中国方案,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舆论认为,随着世界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月球,“探月热”已被再次点燃。

(责任编辑:支艳蓉)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