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探寻内心的艺术盛宴——回稻自我—山野艺术节
在江西钓源古村,那个被岁月温柔抚摸的地方,一场关于艺术与自然、丰收与自我的奇妙旅程,于深秋时节悄然展开。“回稻自我—山野艺术节”,宛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古老村落的天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记。
本次艺术节由陈小吟儿童美术馆创办人陈吟担任活动策展人,以“回稻自我·回到自我”为主题,恰似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本真的渴望。陈小吟儿童美术馆,一直以来都是创意的汇聚港湾,积极吸纳全国乡村美学的创新理念,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把乡村独有的自然之美与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紧紧相连。在这里,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与乡村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亲密相拥,绽放出独一无二的魅力。
艺术节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场普通的艺术集会,它是一场触动灵魂的精神探寻之旅。受陈小吟儿童美术馆的启发,人们怀揣着对自我的好奇与期待,通过趣味十足又充满创意的稻草人艺术、别具匠心的稻田艺术以及感人至深的心灵分享等方式,踏上了深入探寻自我、回归本真的道路,在这片希望的稻田之上,收获了满满的精神富足。
策展人陈吟说:“丰收的含义,远不止于粮食的满仓,更在于精神世界的充实。我们倡导人们回归自我,寻找那个最纯粹的自己。”陈小吟儿童美术馆主导着“回稻自我”这一诗意又充满哲理的主题,精心筹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参与者们在活动中,既能尽情享受丰收季节带来的喜悦与满足,又能在大自然那温暖的怀抱中,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不断追求精神上的丰盈,感受心灵与自然、艺术的深度交融。
在“我不是稻草人”山野艺术共创活动中,陈小吟儿童美术馆把稻草人看作守护的象征。参与者们怀着对内心世界的探索,用稻草制作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稻草人,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每一个稻草人,都是一件饱含深情的艺术作品,是每个人真实情感的生动呈现。它们有的笑容满面,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有的慵懒地坐着,像是在享受着片刻的宁静;有的孤独伫立,却又散发着一种坚韧的力量;还有的长着翅膀,仿佛承载着对自由的向往。通过这些稻草人,参与者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象征着守护自己最真实的内心。
“寻找真实的自己”丰收山野艺术共创活动,把丰收与艺术创作完美结合。艺术家们和参与者在稻田中,如同灵动的舞者,用舞动的肢体和稻草笔触,表达着与自然共生的理念。陈小吟儿童美术馆特别设置的田间创作区域,以稻田为画布,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艺术节最后的“表达真实的自己”心灵分享环节,是一个充满温暖与理解的空间。在这里,参与者们用文字、图案记录下当下的感受,并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相互倾听、相互鼓励,让每一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见,每一份情感都能得到回应。这个环节,不仅是表达情感的出口,更是彼此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桥梁。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很多人在忙碌与喧嚣中迷失了自我。而艺术,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找回真实自我的大门。本次艺术节,让参与者们在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中,重新审视自己,回归内心,体验到精神上的丰收与成长。稻草人,不仅守护着粮食的丰收,更象征着守护人们最真实的自我,正如艺术节主题所传达的:“Be you, Be true!”
落日下,在那一片广袤无垠、被风吹拂着的稻田的温柔包围之中,孩子们正全身心地沉浸在一场独一无二的欢乐情境里。他们蹲坐在泥地上,那泥地还带着稻田特有的湿润与芬芳。
孩子们的脸上沾满了星星点点的泥点,却绽放着最纯真的笑容,笑声在稻田的上空回荡,他们就像是这片土地上最快乐的精灵,尽情享受着玩泥巴带来的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虽然江西钓源古村的山野艺术节在充满丰收气息的秋日里落下了帷幕,但回归自我、守护心灵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这个艺术节,不只是艺术的展示,更是陈小吟儿童美术馆对自然、生命与自我关系的深度探究,引领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守护并表达最真实的自我。未来,相信这份对本真的追求,会如同一颗颗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活动策划参与人员:王雯锦,严野,马靖昆,马晓蕾,马先明,王申嘉明,秦忠翰等孩子们。
陈吟(Echo)艺术家、儿童艺术策展人
先锋儿童艺术教育践行者
陈小吟儿童美术馆主理人
文学艺术世家,师从中国当代十大教育学家廖文胜先生,九岁在日本广岛办画展,十二岁旧金山中国水墨画展。在儿童艺术教育领域深耕多年,深获赞誉,拥有丰富的国内外儿童艺术展览,评审和策展经验。
近期动态
「中国文学作家保冬妮X陈小吟儿童美术馆」儿童艺术展 策展人
「偶遇韦斯·安德森原作展X陈小吟儿童美术馆」儿童艺术展 策展人
「重复永恒安迪·沃霍尔原作展X陈小吟儿童艺术展中展」策展人
深圳设计周「你是谁?你从哪里来?」策展人
陈小吟儿童美术馆
[ 关于我们 ]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儿童艺术”教育的家庭美术馆
主理人陈吟(Echo)深耕儿童艺术教育多年
独创先锋、前沿的儿童感知艺术教育哲学
跳脱单一绘画或传统学习方式
通过丰富多元的艺术实验课、艺术展览与活动
艺术游学、儿童艺术出版等形式
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独特的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