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方面,平安基金港股医药ETF、广发基金港股创新药ETF、银华基金港股通医药ETF、鹏华基金香港医药ETF 、富国基金恒生医疗ETF、汇添富基金恒生生物科技ETF、华夏基金恒生医药ETF涨幅超3%。南方基金恒生生物科技ETF、富国基金沪港深创新药ETF、西藏东财基金创新药ETF沪港深、天弘基金创新药沪港深ETF、易方达基金港股通医药ETF跟涨。
消息面上,药明生物发布中期业绩,收益84.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毛利35.606亿元,同比增长4.3%;经调整纯利同比增加0.4%至29.26亿元,同时保持自由现金流为正。
据悉,集团成功将更多项目从IND前阶段推进至IND后阶段:于报告期内,39个项目已由临床前开发阶段进入早期临床开发阶段。集团有效执行“赢得分子”策略,于报告期内进一步将11个外部项目转至集团管线,包括6个后期及商业化生产项目。
信达生物发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该集团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人民币27.02亿元,同比增加20.63%;研发开支9.23亿元,同比减少21.43%;期内亏损1.39亿元,同比减少85.36%;每股亏损0.09元。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产品收入达24.58亿元,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20.409亿元增长20.4%。产品销量持续快速增长、新产品的推出以及新产品的收入贡献日益增加是产品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信达生物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创新的长期战略,实现了强劲的收入增长,持续推进多元化管线的临床开发,以更健康持续的商业模式运营,该期间公司实现产品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0.4%,主要受益于产品组合整体销量的持续增长,包括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强劲的销售表现;疫情对销售活动的影响亦于2023年年初后消散。
德邦证券称,从ETF或被动指数看,部分资金正逐步流入,医药指数有望企稳,恐慌时段或进入末期,对医药或可逐渐乐观起来。展望未来,医疗反腐或为医药板块最后一次调整,逻辑基于:
1.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不会因反腐而降低,医药的消费属性仍在,医保的支出仍持续增长,2023年1-6月医保支出增长达18.2%;
2.估值明确底部,目前TTM估值约25.4倍较上周下滑0.6,考虑到新冠影响,距离2022年9月底的估值大底向下空间有限;
3.配置低配:根据Q2基金持仓分析,全基持仓7.7%左右,经过一周的情绪宣泄,全基医药持仓或更低,严重低配。
整体上,医药短期受到政策影响回调,中长期看好创新发展,当前医药赔率和胜率较高。
富国证券表示,短期关注受医疗反腐影响有限的细分行业,如主营业务toB的CXO、原料药;中长期则可把握三条主线,一是创新主线,关注有特色的创新药出海企业以及在全球范围内临床较为靠前的创新药品种;二是复苏主线,关注疫后复苏叠加政策风险释放的院端复苏;三是中特估主线,关注国企改革的相关标的。此外可关注AIGC相关概念对医药产业的赋能,如AI医疗器械、AI制药、AI智慧药房及药店分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