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交银施罗德斥资2亿自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33家公募券商资管自购已近20亿

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场震荡反复,不少公募、券商资管加入到权益产品的自购行列,目的在于为市场托底,但是斥资2亿元自购单只基金的情况并不多见。财联社记者统计显示,截至目前,8月以来已有33家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发布自购公告,合计自购金额达19.52亿元。其中有3家机构公告最高自购金额为2亿元,其余两家为国泰君安资管、海通资管。

斥资2亿元自购单只产品,这背后有何玄机?

豪掷2亿自购浮动费率基金

2亿元,成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自购公告中的最大手笔。

交银施罗德此次自购的这只基金为交银施罗德瑞元三年定开,是今年监管降费改革以来首批发行的动费率产品之一,本着让利原则在管理费率收取上进行了创新,直接挂钩业绩表现,从投资者实际收益体验出发,费率水平双向浮动。

根据基金发售合同规定,和普通权益类基金固定1.2%的管理费率不同,该产品在满足不同条件之下,管理费率在0.5%~2%之间浮动,基本上可以做到在有上下限的“不赚钱少收,多赚钱多收”。

自购消息一出,有券商渠道投顾评价,交银施罗德此次自购时间节点选得非常合适,是在“关键时刻、关键产品”发力,一方面是沪指在3100点左右拉扯,基金公司通过自购彰显机构担当,另一方面,2亿均认购在这只浮动费率基金,体现了对这一让利型创新产品的重视与信心,这只产品自今年10月12日开始募集,目前仍处于募集期,公司自购对投资者具有号召力。据悉,此次交银施罗德2亿元自购将在募集期内完成。

今年7月8日,证监会降费改革中明确提出,在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的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试点,完善公募基金产品谱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仅时隔一月有余,8月26日,首批与投资者持有时间、基金业绩、基金规模挂钩的三类浮动费率基金集体获批,进一步丰富了公募产品谱系,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

进入10月以来,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在市场引起关注。截至目前,获批的20只浮动费率基金已有4只处于募集期或即将募集。

大手笔!交银施罗德斥资2亿自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33家公募券商资管自购已近20亿

当前有3只浮动费率基金正处于发行期:拟由杨金金管理的交银瑞元三年定开、拟由蒲世林管理的富国远见精选三年定开,这两只基金管理费率挂钩业绩,此外,拟由鲍无可担任基金经理的景顺长城价值发现混合则与规模挂钩。

财联社记者从多渠道综合了解到,上述三只基金当前募集金额在10亿元左右,在当前“保成立”氛围浓重的发行市场中,表现较为亮眼。

33家公募券商资管自购金额近20亿元

对于自购原因,交银施罗德在自购公告中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将秉承“专注做好投资”的发展理念,与我国资本市场共同成长,与投资者相伴同行。

近年来,每当市场震荡下行之时,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纷纷开启自购,今年也不例外。这场机构“自购潮” 自今年8月21日开启延续至今,国庆节后,包括兴银基金、华西基金、德邦基金等中小基金公司陆续公告,分别将运用1000万、500万和200万自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类产品。

比如10月14日,德邦基金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拟出资200万元自有资金申购德邦福鑫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A类份额。

和交银施罗德自购单只产品类似,德邦基金的自购加仓了单只基金产品,公司称,虽然9月受市场风险偏好下行影响TMT板块出现回撤,但在行业龙头超市场预期表现下,通信和电子表现较好,且政策底出现,看好成长板块下阶段的投资机会。

财联社记者统计显示,截至10月17日,已有33家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发布自购公告,合计自购金额达19.52亿元。运用自有资金投资于权益类产品,借权益类基金进入A股市场的,公募基金等机构“真金白银”呵护市场的意图不言而喻。其中包括富国、南方等基金公司还在自购公告中承诺持有期不低于一年。

尽管此前存在因高位发行新产品导致不少投资者亏损的问题,公募基金在当前市场磨底的阵痛期中,公募基金切实履行着行业担当。“和私募机构、北向资金不同,公募是资本市场的压舱石,监管对公募也有更好的要求,近期市场震荡回撤,沪指在3100点以下低位运行,公募基金始终保持较高仓位运作,在稳定市场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此外,财联社记者也多方了解到,自8月以来,多家头部公募执行“当日不能净卖出股票”的要求,基金经理可以自主决定买入和卖出,但是总体股票仓位数量并不能大幅减少。尽管这给基金经理投资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当下减少了因基金经理季末大幅调仓带来的股价波动和市场下行压力。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互联网收集整理内容,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实之处,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处理。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