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年度报告:今年经济复苏呈现四大特点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徐蔚冰

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2023-2024)暨胡乃武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论坛发布了2023至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认为,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今年经济处于弱复苏状态,并呈现出波浪式和曲折式复苏、与传统复苏过程出现诸多背离、经济复苏过程中分化明显、复苏宏观与微观感受差异大等四大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主要成员于泽教授代表CMF发表年度报告,主题围绕“从分化到平衡增长的中国宏观经济”。报告对今年经济走势给出了“弱复苏”的评价。

CMF年度报告:今年经济复苏呈现四大特点

“这种‘弱复苏’与一些机构预测的疫情后迅猛反弹有较大差异。”于泽表示,这是因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背后有三股力量:一是疫情之后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所带来的经济复苏;二是秩序恢复过程中内生市场的需求,但需求还不算太强;三是新发展格局加速落地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在这三股力量作用下,报告认为,今年的经济呈现与以往不同的四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经济复苏过程处于波浪式、曲折式。于泽分析,由于总需求修复背后大量的动力来自于秩序修复,因此显示了极强的时点性。例如春节、暑期等特殊时点,助力一季度和三季度消费呈现相对较高增速,而其他时点整体表现相对较弱。

第二个特点是今年的复苏与传统经济复苏出现诸多背离。“这是由于当前内生动力相对疲弱导致的。”于泽表示,比如交通出行数据与经济增速之间出现背离,交通数据远远好于经济增速。

第三个特点是今年经济复苏呈现分化态势。“越接近秩序修复的行业,复苏表现得越好,越接近国家政策的行业,也表现得越好。”于泽举例,比如在重大基建推动之下,建筑业增速全面反超工业增速;接近新动能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增速较高,但传统行业复苏相对缓慢。

第四个特点是经济复苏宏观与微观体感差距较大,尤其是下游民营经济对经济复苏的体感不强。

那么,明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走势将会如何?于泽认为,明年经济最关键的一点是市场化内生需求将修复到什么程度。目前,总需求的背后有大量的结构性、体制性、转轨性问题,例如房地产行业,从需求到供给都处于结构转型期;国际贸易也处于一个大的转型期,全球产业链重构,一些外企正把生产型企业迁离中国。这些问题意味着,总需求的修复不会一蹴而就,因此未来中国经济在新的均衡状态下,增速相比于疫情之前会有所放缓。

具体到2024年,于泽在报告中作出两大判断。第一,经济增速将会进一步上行,这来自于两个力量,周期性力量反转和结构性力量进一步加速,具体包括企业盈利能力回升助推资产负债表改善,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从而进一步修复消费,房地产行业加速结构性调整,国际交往秩序不断修复带来的出口恢复增长,人工智能、5G、新能源等新动能进一步提升等。

第二,在新的均衡状态下,经济增速虽不会简单回归到以往,但经济的分化程度会大幅下行。报告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周期性力量反转之后,会加速结构调整期,从而使得经济的体感进一步提升。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互联网收集整理内容,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实之处,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处理。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