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逸石化(000703)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概述 恒逸石化(股票代码:000703)致力于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炼油-化工-化纤民营跨国产业集团,持续通过“上下游协同、境内外联动、软硬件配套”,全面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在“一滴油,两根丝”发展战略指导下,公司依托文莱炼化项目为支点加大国际化步伐,打通从炼油到化纤全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一体化的柱状型产业结构,在国内同行中打造独有的“涤纶+锦纶”双“纶”驱动模式,形成以石化产业链为核心业务,以供应链服务业务为成长业务,以差别化纤维产品、工业智能技术应用为新兴业务的“石化+”多层次立体产业布局,并持续致力于提升科技创新对公司主营业务的贡献,推动公司向“科技恒逸”的宏伟目标迈进。 1、石化化纤业务概述 (1)全球领先的“炼油-化工-化纤”产业链一体化龙头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巩固、突出和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的战略发展方针,公司特有的“一滴油,两根丝”产业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恒逸文莱炼化项目一期高效运行,经营水平持续提升;不断填补国内化工类产品空白,持续打破国外化纤技术垄断,完善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产业布局,进一步实现科技创新与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持续丰富产品种类并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有效巩固了主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产品盈利能力,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成品油;化工轻油、液化石油气(LPG)、对二甲苯(PX)、苯、精对苯二甲酸(PTA)、己内酰胺(CPL)等石化产品;聚酯瓶片等包装产品及涤纶预取向丝(POY)、涤纶牵伸丝(FDY)、涤纶加弹丝(DTY)、涤纶短纤、聚酯(PET)切片等聚酯产品,产品广泛用于满足涉及国计民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刚性需求。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原油加工设计产能800万吨/年;参控股PTA产能1,900万吨/年;PIA产能30万吨/年;公司参控股聚合产能1,106.5万吨/年,其中聚酯纤维产能836.5万吨/年,聚酯瓶片(含RPET)产能270万吨/年;己内酰胺(CPL)产能40万吨/年;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2)此表为报告期公司的实际产能表。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重视新品研发投入,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坚持以“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为导向,聚酯板块继续围绕绿色环保类、功能类、生物基类三大主题进行产品开发与成果转化。对内优化销售体系,积极把握市场需求,通过研发-生产-销售的有机联动,充分挖掘并合理引导客户需求;对外通过与高校强强合作,合力构建“产学研”校企生态,在基础材料研究支持及前沿关键技术上实现有效探索。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多路径、多梯次及多场景的研发体系进行技术攻关,逐步突破国外部分原辅料、助剂等生产加工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制约。再生细旦纤维迅速打开市场,受到客户一致好评。绿色环保聚酯“逸泰康”系列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销量持续上升。阻燃纤维在国内阻燃产品中继续保持强势,维持较高的市场占比。“锦纶专用TiO2消光剂绿色制造及全消光锦纶产业化应用成套技术”项目取得突破进展,率先实现国产化应用。成功突破抗污尼龙6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技术应用,项目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抗污尼龙产品成功入选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3/2024代表产品,并获得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同时,建立了纤维及织物抗污等级的快速评判方法,为抗污产品升级优化提供支撑。在差别化产品领域,有关抗菌聚酯及纤维、再生阳离子可染聚酯及纤维、再生阻燃聚酯及纤维等功能性、复合型差别化聚酯纤维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并逐步推进产业化应用。此外,公司也在重点推进气相重排、合成氨、双氧水流化床工艺等技术的研发进程。 (2)涵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美好生活的公司产品 公司终端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成品油;聚酯瓶片、涤纶长丝、涤纶短纤等聚酯产品,广泛用于满足涉及国计民生的刚性需求。其中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成品油为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和相应装备提供能源供应;聚酯瓶片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及医用物资生产等领域,在饮料、乳制品、食用油、调味品等民生行业的需求量保持稳定增长,在酒类、日化、电子产品、医用产品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占有率快速提升;涤纶长丝包括POY、FDY、DTY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服饰、防护服等隔离原料及工业领域,也可用于织带、拉链、帐篷、汽车内饰、医疗健康产品等产业用途。其中公司FDY产品可用作医用等材料,满足下游客户对医疗用品原料增加的需求;涤纶短纤可广泛用于纺纱、无纺、填充等领域,其中无纺布可用于生产口罩、消毒湿巾、一次性防护用品等健康领域。 2、“石化+”业务概述 (1)供应链服务业务有利于提升产品运营能力和配套增值服务 近年来,在外部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公司坚定不移地追求并打造兼具韧性和稳定性的供应链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推动行业绿色低碳 转型。公司持续加强供应链合作与服务管理能力,积极开展原料和产品的全面配送服务,线上以恒逸微商城和营销供应链系统为核心,线下以物流业务为支撑,实现线上线下(300959)的有效融合。其中,智能物流管理平台(HTTMS)是恒逸微商城功能化应用之一,协同价格查询、快捷下单、行情资讯、金融服务等配套服务,促使系统交易量持续爆发式增长。同时,公司创新独有的全渠道物流管控体系,建设三方物流运输平台。 在数字化发展方面,公司持续推广智能化管理,加强数字化工厂建设,并通过大数据手段积极探索生产柔性个性化定制,打造灵活可控高效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 随着公司文莱炼化项目的持续稳定运营,公司积极开展配套海运业务,加快实施公司供应链服务一体化管理,形成工厂―产品―仓库―物流―客户的智能化供应链闭环系统,引领行业智能化供应链服务升级。 (2)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增厚公司利润 浙商银行(601916)于2004年正式成立,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已于2016年3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并于2019年11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A+H”上市银行。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基础扎实、效益优良、成长迅速、风控完善的优质商业银行。随着浙商银行“A+H”布局的完成,将会加速其未来的成长发展,公司将通过浙商银行的成长溢价,进一步优化公司战略布局,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2022年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为610.85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36.18亿元;截至2023年3月末,浙商银行总资产2.7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7%。浙商银行以“一流的商业银行”愿景为统领,紧紧围绕“两最”总目标和“上规模、调结构、控风险、创效益”十二字经营方针,“大零售、大公司、大投行、大资管、大跨境”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服务实体经济再上台阶的新局面。 (二)行业情况 恒逸石化所处行业为石化化纤行业,原料来源于石油或石油裂解的相应化工品,下游终端产品与人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影响行业的重要因素包括原油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产能供给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匹配情况等。 1.炼化板块:依托中国-文莱区位竞争优势,深挖东南亚炼化市场潜力 (1)全球原油供应趋紧,原油价格区间震荡 2023年以来,在俄罗斯原油出口恢复、OPEC+原油减产、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海外银行业危机发酵的影响下,全球油价呈现区间震荡态势,走势总体趋于稳定。在OPEC+原油延长减产时间、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等因素影响下,预计2023年下半年原油价格或呈现震荡上行趋势。 供给方面,2023年4月OPEC+产油国维持减产措施。8月初,沙特宣布延长减产100万桶/天原油的措施至9月底,俄罗斯将减少石油出口数量30万桶/天。同时,美国原油产量增长有限。在供应收紧的背景下,预计下半年原油市场将维持供不应求的态势。 需求方面,IEA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20万桶/天,达到1.021亿桶/日,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预计将会对需求增长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 (2)东南亚成品油市场持续维持景气格局 从需求端来看,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经济恢复高增速,东南亚成品油市场需求较为强劲。相较国内成品油供给过剩状态,东南亚成品油市场缺口较大,成品油需求不断增加,虽然东南亚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是全球最大的成品油净进口市场,此外澳洲也需进口成品油。另外,2020年IMO新标实施,使得低硫燃料油的需求增加。新加坡是主要的船运基地,部分MGO(船用柴油)需要替代船用燃料油,东南亚柴油需求有望继续增加。 从供给端来看,由于东南亚部分炼厂装置建设较早、技术老旧、管理不善、政府补贴负担较重及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等原因,根据Platts(普氏能源咨询平台)数据,2020年~2023年期间,受公共卫生事件和能源结构转型的影响,东南亚和澳洲地区有超过3,000万吨的炼能退出市场,且未来东南亚地区新增产能供给不足,2022年为东南亚炼厂产能供应的断档期。2023年以来东南亚炼厂没有新增产能投放计划,根据IEA预测,2022年~2028年东南亚地区炼能将总体保持不变。 根据IEA数据,全球范围内宣布在2022-2028年关停的炼能预计为160万桶/日。2022年炼厂利润升至历史高位,目前海外炼厂开工率已基本反弹至高位水平,部分中国和中东新炼厂有投产,但仍无法弥补产能减少带来的供需缺口。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全球成品油市场供给大幅收缩,加剧了东南亚成品油的供应紧张局面,且从中长期来看难以得到缓解。 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东南亚成品油市场将维持景气格局。 作为东南亚炼厂盈利风向标,从2019年至今新加坡市场成品油裂解价差来看,2020年,成品油裂解价差处于历史最低点水平,2021年,随着东南亚外部环境改善,市场需求逐步回暖,成品油裂解价差持续修复。2022年上半年,在原油价格暴涨、成品油供应收缩以及东南亚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新加坡成品油裂解价差一路上扬。进入2023年以来,汽油价差环比改善明显,柴油价差回升至高位水平,文莱炼化项目盈利能力有望持续稳定。 2、PTA板块:出口需求稳定,原料供应紧张缓解 2023年以来,PTA价格受到经济复苏、原油价格波动、上游PX装置技术改造、聚酯开工率高企等因素影响,价格呈现震荡走势,行业整体利润优于去年。 供给方面,2023年国内投产PX产能持续扩张,亚洲PX负荷稳中有升,PX供应偏紧问题有所缓解,今年上半年PTA新增产能约625万吨,上半年国内PTA平均负荷为76.9%,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需求方面,受益于印度对中国大陆PTA供应商的BIS认证延长期限,同时国内外PTA价差倒挂,国外多套PTA落后产能装置停产,PTA出口需求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PTA累计出口量为199.4万吨。同时,上半年聚酯开工率明显改善,聚酯负荷稳步提升,国内纺织服装消费预计将继续恢复,对PTA需求起到支撑作用。 3、聚酯板块:下游需求持续复苏,龙头企业科技化水平持续增强 2023年以来,化纤行业内需整体恢复较好,海外仍以主动去库为主,聚酯行业开工率逐渐提升,开工负荷率恢复至九成。在中央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纺织化纤行业运行总体趋于稳定,伴随我国宏观经济逐步提振复苏,预计下半年生产经营情况有望持续改善。 (1)新增产能释放缓慢,下游需求持续回暖,竞争秩序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我国聚酯行业逐步进入规模化、一体化、科技化的发展阶段,行业目前产能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同时,行业龙头科技化水平持续增强,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从供给端来看,受制于双碳政策及设备供应等问题,2021年及未来新增聚酯产能增速持续放缓。与此同时,老旧落后装置、叠加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聚酯工厂,也逐步退出行业竞争,未来落后产能将进一步加速出清,行业准入门槛将进一步加大,聚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更趋良性。 从需求端看,随着国内消费逐渐复苏,纺织服装下游需求已经持续回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2023年上半年,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22.76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有所加快,纺织服装零售额6,834亿元,累计同比12.8%,快于社会零售品增速。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推动纺织服装、服饰业等终端消费性支出提高。未来随着国内房地产、汽车、旅游等内需以及出口等需求的不断拉动,聚酯行业需求将继续保持良性稳定增长。 (2)积极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现代化科技化纤行业 “十四五”时期,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化纤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两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目标,指导化纤行业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面对新发展 形势,化纤行业注重研发新技术,以科技力量推动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聚酯龙头企业建立了“PTA-聚酯-纺丝-贸易”的聚酯纤维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研发了数据驱动的纤维高效生产全流程智能管控技术,实现了规模化、柔性化、绿色化生产,以及高值高效的精细化管理。 (3)原料供应宽松,上下游产业链利润有望向聚酯端倾斜 从上下游产业链格局来看,根据CCF统计,2023年预计国内PX、PTA新增产能规模分别为560万吨、1,52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20%,产能增速均高于下游聚酯产能增速,有利于产业链利润向下游聚酯端倾斜。此外,MEG产能仍处于持续扩张中,一体化和煤制产能继续投放,根据CCF统计,2023年预计国内外新增产能为365万吨,产能增速约为11.3%。聚酯原材料的供应持续宽松,有利于上下游产业链利润向下游聚酯端转移。 (三)公司各板块所处地位 公司深耕石油化工与化纤领域,已发展成为我国炼化-化纤一体化民营跨国龙头企业。作为民营大炼化企业中唯一一家炼厂位于海外的企业,公司拥有目前民营企业单个投资额最大的海外项目,未来伴随公司文莱炼化项目二期建成投产,公司有望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1、炼化板块 根据Platts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东南亚炼油产能约为2.71亿吨,上半年产能基本保持不变,其中文莱炼化项目一期产能约占总产能的3%。 文莱炼化项目一期引进当时全球最大的单体单系列芳烃装置和全球第六套灵活焦化工艺装置,装置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较低,且更加清洁与环保,具有显著的后发优势。文莱炼化项目二期建成后,在石化行业整体转型升级趋势下,炼化一体化的优势将为公司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此外,由于东南亚各国未来新增炼化产能投放有限,且东南亚本身存在成品油缺口,预计未来供需将持续偏紧,文莱炼化项目有望大幅受益。 2、PTA板块 根据CCF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国内PTA现有产能基数调整为7,644万吨。公司作为PTA行业龙头企业,从北到南沿海岸线战略布局辽宁大连、浙江宁波和海南洋浦4个PTA基地,控股和参股PTA产能共计约1,900万吨/年,规模居全球首位,为全球最大精对苯二甲酸(PTA)制造商。另外,据CCF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PIA产能约为55万吨,公司PIA产能30万吨,约占全国产能的54.55%。 3、聚酯板块 CCF数据显示,聚酯的大部分产能集中在亚太地区,而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聚酯总产能7,485万吨,较年初增长5.96%,其中涤纶长丝产能4,112万吨,涤纶短纤产能930万吨,聚酯瓶片产能1,321万吨。公司参控股聚合产能1,106.5万吨:其中聚酯瓶片(含RPET)产能270万吨;聚酯纤维产能包括长丝644.5万吨、短纤118万吨、聚酯切片74万吨,参控股聚合产能位列全球第一。公司不断提升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集中推广差异化长丝产品。此外,公司加快推广绿色环保新产品――“逸泰康”,引领化纤行业的技术进步。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工艺流程及业绩驱动因素 (一)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通常和生产厂家或贸易商直接协商,选择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基础上根据市场状况决定交易价格。公司采取集中采购策略,整合文莱及国内运营供应商资源,加大资源共享力度,增强公司自身议价能力。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料主要向国内外主要石化产品、原油供应商采购。公司选择原料供应商时首要考虑其产品质量以及供货的稳定性。在确保上述的同时,亦会选择具备价格竞争力的供应商以降低生产成本。公司会与主要供应商签订年度供货合同,商定在相关年度内根据实际供货时的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并按协议中商定的数量向公司供应其产品。 公司主要的辅料采购流程与原料采购基本一致。 2、生产模式 对于聚酯产品,公司主要根据事先拟定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在具体执行年度生产计划时,会将年度生产计划细分为月度生产计划,然后由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市场反馈及变动信息,对该月度生产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最终确定每月生产计划并安排生产。 公司的成品油和化工品(PX、苯等)主要由恒逸文莱生产,通常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工艺和参数,控制成品油及化工品等具体产品的产量。 公司控股的PTA产品主要由浙江逸盛生产,通常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装置的负荷水平以控制PTA产量。 3、销售模式 公司成品油产品主要面向文莱国内、其他东南亚国家及澳大利亚等地出售,PTA及聚酯产品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产品覆盖国内二十多个省份及地区,大部分产品均通过公司销售部门直接销售给客户,仅有少量产品通过经销商销售。 (1)成品油和化工品(PX、苯等)销售模式 公司成品油和化工品产品主要由恒逸文莱生产。其中,化工品主要销售客户为公司产业链下游PTA生产企业,结算模式通常采用电汇及信用证等;成品油主要面向文莱国内、其他东南亚国家及澳大利亚等地出售,公司向文莱当地企业销售通常直接签订销售合同,结算模式为信用证;公司向东南亚其他国家及澳大利亚销售主要通过新加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出售,与客户直接订立销售合同,结算模式为信用证。 (2)PTA产品销售模式 公司PTA产品销售一般采用直销方式,即直接与下游聚酯生产企业或大型贸易商签订购销合同,约定一定期间内的采购数量及采购价格,收到客户的货款后直接从公司仓库发货。PTA产品销售的结算模式为款到发货或款货两讫,通常以电汇、承兑汇票或信用证进行结算。 (3)聚酯纤维产品销售模式 公司聚酯纤维产品的主要客户是纺织企业,包括加弹企业、服装面料生产企业、箱包面料生产企业、家庭装饰面料生产企业等,这些客户基本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公司一般采用直销方式,与客户直接订立销售合同,结算模式一般为款到发货或款货两讫。 4、供应链服务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供应链服务业务主要包括贸易业务和配套物流相关服务。 (1)贸易业务 公司处在石油化工行业,属于典型周期性行业。从供应端来看,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原料容易受上游供应商产能情况、装置运行稳定性以及新装置投产时间等因素影响,同时,化工原料较依赖港口设施和国际物流运输的稳定性,公司生产属于连续型生产模式,一旦出现原料供应短缺,生产线被迫停开会带来较大损失。从需求端来看,下游需求存在一定的波动性特征,公司各产品库存受此影响波动较大。因此,石化化工行业高度重视保障生产连续、供应链稳定,积极打造“工贸一体化”是行业常态发展战略。 2020年以来,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行业产能释放不确定、各地区采取的隔离封锁措施导致物流供应不稳定,叠加油价大幅震荡,系列因素加剧行业供需的不稳定,进而导致企业增加通过贸易管理对冲供应风险的迫切需求。公司贸易业务始终坚持以服务主业为原则,贸易品种围绕主营业务和核心产品开展,主要为PTA和MEG,其中PTA属于公司PTA板块的产成品,PTA和MEG同时又是聚酯板块的重要原材料,通过贸易来稳定供应链并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2)配套物流相关服务 公司物流板块为恒逸石化上下游产业提供原料、产品的运输保障服务,业务涵盖原料运输、产品运输、外贸运输三方面,深耕国内,逐步走向国外,经营范围涉及国际海运、陆路运输等。其主要业务模式为原料运输、产品运输、外贸运输及国际运输等物流服务。 1、成品油/化工品的生产流程 公司的成品油/化工品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加氢裂化、灵活焦化、催化裂化及烷基化等。 2、PTA制备流程 PTA具体的工艺流程单元可分为氧化单元与精制单元: (1)氧化单元 (2)精制单元 3、聚酯酯化缩聚流程 聚酯酯化流程中,原料PTA和乙二醇以及催化剂溶液按规定比例连续送入浆料配制槽中,进入酯化反应器后,通过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使酯化率达到约95%~96%。酯化物料经预缩聚、终缩聚等反应后生产出的聚酯熔体采用齿轮泵出料和增压,经熔体过滤器过滤后,通过特殊设计的熔体分配系统,一部分送纺丝装置熔体直纺,另一部分送切片生产系统铸带切粒。 4、POY、FDY的生产流程 POY和FDY的生产工艺基本一致,聚酯熔体从聚酯装置的熔体分配阀出口处接入输送至本装置,再经熔体三通阀分为二个系统,途中分别经熔体增压泵增压,再经过熔体冷却器降温后进入熔体分配阀。自熔体分配系统来的聚酯熔体以一定温度进入由汽相热媒保温的纺丝箱体,经计量泵计量后送至纺丝组件。熔体管道上设有冷冻阀可保证纺丝位单独开停。熔体在纺丝组件内再次经过滤层过滤匀压后,从喷丝板呈细流喷出,在恒定的温湿度吹风的条件下,凝固成丝条。丝条通过油轮上油,再经网络喷嘴后,在卷绕机卷装成丝筒。 在2500m/min~5100m/min的高速卷绕下制取POY、FDY产品。 5、DTY的生产流程 丝筒架上的POY丝经导丝器、喂入罗拉、变形热箱、冷却、牵伸、假捻器、中间喂入罗拉、网络、热箱,输出罗拉及上油辊后卷绕成DTY丝筒即为成品。 6、短纤的生产流程 涤纶短纤维是通过熔体输送到纺丝机,纺丝成型,通过牵伸卷曲热定型后,切断成不同长度的纤维,打包成单独包装。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集束、牵伸、紧张热定型、叠丝、卷曲、切断、打包。 7、瓶片生产流程 瓶片即瓶级切片,生产流程是由熔体聚合+固相聚合两部分组成。熔体聚合主要流程是配浆、酯化、缩聚、切粒等,与纤维级流程基本一致,不同点是配方不一样,瓶片增加了IPA、稳定剂、调色剂。固相聚合主要流程是结晶、预热、反应、冷却。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开启绿色科技发展新时代 公司加强自主研发力度,充分发挥研发技术优势,持续开展聚酯化纤高端产品和绿色产品的研发工作,与一流高校共建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完备“产、学、研、用”机制,推进科学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全面推动“产业恒逸”向“科技恒逸”转型,不断提升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对公司主业的贡献。 报告期内,公司绿色环保聚酯产品“逸泰康”产量和品质持续双提升,实现新一代绿色健康环保聚酯纤维的产业化,开启了聚酯纤维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在差别化产品领域,有关抗菌聚酯及纤维、再生阳离子可染聚酯及纤维、再生阻燃聚酯及纤维等功能性、复合型差别化聚酯纤维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并逐步推进产业化应用。 2、紧抓东南亚成品油市场景气周期,高效运行文莱项目一期 2023年,东南亚地区经济延续复苏态势,成品油需求获得强劲支撑,同时受落后产能持续退出、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成品油供应格局持续偏紧,同时,文莱炼化项目在技术改造工作完成后,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公司文莱炼化项目一期原油加工能力800万吨/年,项目自进入商业运营以来,一直保持满负荷运营,并根据市场行情负荷可提升至110%及以上。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生产装置的创效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运营效益,有利于文莱炼化项目未来的持续经营。在保障一期项目高效运营的同时,公司全力推进文莱炼化项目二期建设。文莱炼化项目二期建成后将新增“烯烃-聚烯烃”产业链,有利于提升文莱项目炼化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上下游产业协同运营的优势,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3、灵活调整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 文莱炼化项目紧跟新加坡市场成品油裂解价差波动,采购更适合加工的原料种类,降低生产成本,并及时调整产品生产比例,在其他油品的裂解价差价差弱于柴油的市场行情下,今年进一步提高柴油的产出比例,力争实现利润最大化。此外,公司PTA与PIA产能也可跟随市场行情灵活转产,有效提高产能利用率及产品附加值。 4、重点项目持续推进,聚力做强一体化产业链条 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原油-PX-PTA-涤纶”和“原油-苯-CPL-锦纶”产业链一体化的龙头企业,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持续丰富产品种类,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有效巩固了主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年产110万吨新型环保差别化纤维项目、年产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项目、文莱炼化项目二期等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其中年产110万吨新型环保差别化纤维项目的一期30万吨产能已投产;此外,公司合营企业海南逸盛年产25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TA)工程项目、年产180万吨功能性材料项目也在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增厚,提高公司在短纤、瓶片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有效补强下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公司“涤纶”、“锦纶”双“纶”驱动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增强上下游高度匹配的均衡一体化产业链优势。 5、打造自有供应链配套服务体系,助力上下游协同发展 为了满足业务增长和生产安全需要,公司大力建设供应链体系,打造自有运输船队及车队,增强公司主营业务竞争力,稳定原料供应,助力国内外产能稳定生产。公司发展数字化供应链,打造兼具内部规范管理、与上下游工厂实现信息数据互通、线上管控车辆道路运行安全的TMS系统,减少人工操作,在规范流程的同时提高精准度。“石化+供应链”的产业布局能够降低公司内部原料及产品的物流成本,更好地做到上下游协同,为主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坚持实体、突出主业的国际化产业战略领先优势 公司紧紧围绕“巩固、突出和优化主营业务竞争力”的战略方针,通过强强联合,率先应用聚酯熔体直纺技术、大规模PTA技术和己内酰胺绿色高端技术,通过并购整合优化扩张化纤行业终端产能,实现石化化纤产业优势嫁接,并在上述领域产业大幅度提升行业技术和竞争力,助推石化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按照“总部+科研+基地”三位一体的模式,积极打造1个平台、2个中心、6大基地,构筑“背靠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面向蔚蓝大海”的市场格局,稳健经营助力穿越周期,全面提升公司发展动能。公司率先在海外布局文莱炼化项目,响应“一带一路”政策,抓住东南亚市场发展机遇,实现产业国际化布局和经营,同时助力公司完成纵向产业链一体化,解决原料瓶颈。文莱炼化项目是首个全面执行中国标准的大型海外石化项目,是迄今文莱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和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的最大投资项目,被列入首批“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 2、聚焦创新、绿色环保的高端化科技优势 公司长期专注于石化化纤领域的高端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依托校企平台实现工艺技术的领先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独特化”,全面开展全产业链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实现全流程、柔性化的高新产品(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水平行业领先。 公司下属的恒逸研究院致力于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学品研发,积极提升创新引领能力,并主动担起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投放市场、实现经济效益的主体责任,加速技术成果落地。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恒逸石化在科技创新上既推动关键环节的原始创新探索,又坚持需求导向的成果转化应用,致力于绿色化学及差别化高分子先进材料研发,努力成为全行业技术引领者。 公司秉承绿色发展、环保发展的理念,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动力。公司关注聚酯全生命周期的循环利用,突破现有技术难关,实现聚酯高品质回收利用。公司通过自主立项和研发,制造出安全、高质化、环保的绿色聚酯产品,推出自主研发的绿色环保聚酯产品“逸泰康”,同时以生物基为原料制备高性能聚酯材料。通过推进绿色制造,能够有效降低生产中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纺织品生命周期的绿色循环。同时,公司成功突破抗污尼龙6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技术应用,项目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抗污尼龙产品成功入选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3/2024代表产品,并获得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并建立了纤维及织物抗污等级的快速评判方法,为抗污产品升级优化提供支撑,填补了国产抗污尼龙6产品的技术空白,对于国内化纤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3、纵向均衡、集约发展的规模化布局优势 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PX-涤纶”和“苯-锦纶”产业链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并通过海外建设上游炼厂、国内扩建中下游、内生外延并举等差异化发展模式,打造“原油-PX-PTA-涤纶”和“原油-苯-CPL-锦纶”的“柱状”均衡一体化产业链。公司上、中、下游原料配套协调,实现独有的大炼化到PX、PTA、聚酯(PET)产能匹配的全产业链均衡协调发展。公司文莱炼化项目二期建成投产后将新增“烯烃-聚烯烃”产业链,有利于提升文莱炼化项目集约化、规模化和一体化水平,有利于公司产品、设备和公用工程的一体化、全球化和均衡化协同运营,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公司产能位居行业前列,规模优势明显。公司现有炼化设计产能800万吨/年,PTA参控股产能1,900万吨/年,参控股聚合产能1,106.5万吨/年,己内酰胺产能为40万吨/年,参控股PTA产能及参控股聚合产能均位列全球第一。公司不断巩固扩大各环节产能规模优势,升级优化产业模式,推动公司经营规模的量变与业务结构的质变,推进大规模装置和节能降耗技术的投入、应用,规模优势促进了生产装置运行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生产效率的提高,并极大地降低了单位投资成本及单位能耗,产品单位制造成本在同行业中具有显著优势;同时,规模化采购、国内外项目整合集中采购使得公司具备较强的运营能力,获得优势价格节省采购成本,为最终产品的盈利提供有力保障。 4、数智融合、高效作业的智能化运营优势 公司确立了“石化+工业互联网”信息战略,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石化制造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化纤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实现全产业链高度协调运作。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公司积极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成国内首个配备全流程智能储运系统的聚酯工厂;创造性地提出单锭数据流系统,实现了数据驱动生产作业和运营管理;自行研发云表成品仓储系统,实现产品在车间仓库内的高效物流运转和品质自动控制,做到了各生产工序间的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和效率提升;推进自动络筒、自动包装、智能外检、AGV小车、机器人、立体库等智能制造装置间的信息互联。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全生命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智慧销售供应链系统,并自主开发可视化“恒逸大脑”助力公司管理层实现数字化管理。 公司创新客户服务生态圈,建设微商城、供应链金融、仓储物流的化纤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对外结合互联网营销和客户社交体验管理,从客户自主下单,到配套供应链服务,从实现销售数据全流程展现,到提供多维度画像的数据服务;对内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提高数据交互效率,消除信息流通障碍,形成销售、收款、排货、发货、派车、装运、开票等供应链业务闭环流程。 同时,公司以成为化纤工业互联网引领者为目标,发挥自身供应链配套优势,积极构建行业生态圈,着力打造“在线交易+在线金融+仓储物流”一体化产业平台,为全球化纤行业提供数字管理、智能制造、线上交易、物流服务、市场分析、产供销协同、供应链金融等各类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化纤行业发展深度赋能。 5、扎根国内、放眼全球的职业化人才优势 公司借鉴国内外先进组织管理经验,建立了完善的内部制度,持续实施组织结构优化,不断提高公司组织管理运作效率,发挥规模协同优势。 公司打造的一支国际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与运营团队,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公司重视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加强管理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引进境内外高级管理及技术人才,同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内部人才培养模式,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公司文莱炼化项目稳步提高员工本地化程度,大力支持文莱本土青年成长,实现人才合作共赢。 员工激励方面,除了为员工提供业内有竞争力的薪酬及激励机制外,公司自2015年以来,落地实施了两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并已由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同时已累计实施完成两期股份回购计划以储备用于后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充分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并有力地吸引了高精尖人才的加入。通过长期发展共享机制的建立,有效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风险 公司所从事业务为石化和聚酯纤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石化和聚酯化纤行业与世界经济及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也是一个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其产品价格和销售受宏观经济波动和供需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加速,国家宏观调控和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行业发展会产生影响,如果全球经济增长放慢或出现衰退,将直接对公司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终端需求产生直接影响。 2、安全环保生产风险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及政府环保要求趋严,公司严格贯彻及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一直致力于安全环保生产,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自生产主体运营以来,未发生重大影响的安全环保生产事件。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链的延伸,如何防范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是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重心。 为降低行业安全环保生产风险,公司以加强组织机构、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根据国家1、2、3类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安排,公司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验收工作,着力构建安全标准管理体系。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强化安全培训,加大安全投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及时清除安全环保隐患,排除重大事故发生的一切可能性。 3、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公司是国内炼油―化工―化纤的龙头企业,所处的产业链成本构成超过80%由上游原料决定,而原油价格的波动都会影响产业链条中各产品的价格波动,进而加剧了原料成本和经营成本的不确定性,以及伴随而来的销售风险的增加和企业效益的波动。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优化库存策略,降低因原油价格波动而导致产业链产品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